销量评论真的可信?卖家:不一定!
一件商品的销量和客户评价,现在已经成为了消费者是否选择该商品的重要因素,但是,消费者眼前的这些销量和评论都是真的吗?您别说,还真不一定。
小蒋做网店已经三年多了,主要经营的商品是各式各样的洁面仪,为了迎接双十一网购的高峰,最近小蒋在一家名为青团网的团购网站上进行了注册,并和对方签订了一份4000元的推广合同。
网店店主小蒋:“我在他们团购网站上申请了一下,让他们给我推广,他们给我打电话我就去了,签的协议,给他们交钱了。他们给我推广产品在各大网站上面,按照推广费的十倍给我返还销售额,结果效果不是很好。”
效果真的不好吗?看到记者有疑问,小蒋随即打开了电脑,以他销售的一款58元的洁面仪为例,通过百度团购链接显示卖出518件,而点击进入青团网的界面后,同样的商品,显示共计销售出了1590件,这样的销量分明是一款热销的产品,那么为何小蒋要说销量不好呢?随后小蒋打开了卖家专属的后台程序,而在这个后台所有卖出的货品都有真正交易的记录,但是让记者惊讶的是,这个销量和刚刚看到的销量差别竟然超过百倍之多,这款洁面仪两个月总共才卖出9件。
网店店主小蒋:“这肯定是忽悠人么,现在网站这么多,消费者去肯定很容易上当么。他们网站骗我们这边无所谓,这是一方面么,顾客那边他也骗。”
不但虚报购买人数,小蒋说还有一些评论也让他觉着很奇怪,还是以这款洁面仪为例,买家评价都是好评,而这和一般网店消费者评价褒贬不一的情况很不一样。
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路航:“虚报实际成交的数额,和实际购买的人数,单纯从这个行为上看不构成违法行为,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虚假宣传,或者误导性宣传的行为。一种危害会使一些消费者误以为产品是真的,或销量很好,产品质量很好,因此产生盲从的心里,就会下单购买。另外一个会使潜在消费者,甚至一些供货商误以为这家供货商网站实际销售能力很强,推广能力很强,跟他们进行签约。带有一定欺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