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小产权房缘何屡禁不止
对于西安小产权房的现状,早在2011年7月,西安媒体就做过报道,当年据不完全统计,西安在售的小产权楼盘有50多处,均价基本都在4000多元/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城乡接合部:东郊灞桥和纺织城等区域、长安区、北郊方新村、未央湖、北晨村、鱼化寨等城郊及城中村区域。仅三桥就有石家村、五一村、后围寨、阿房宫村、东凹里、车刘村等村子建设了十几个小产权楼盘。这些小产权房既有两三座楼的小盘,也有几百亩的大社区。随着西安市“限购令”的出台,西安市小产权房的销售开始升温。这些低价楼盘打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承诺可以办理产权证大肆出售,屡禁不止。2007年7月3日,据新华社的消息,《西安市将全面叫停“小产权房”建设》。消息援引西安市建委开发处的介绍,“即日起,西安市将全面排查在建在售的违法建设项目,遏制违法占用集体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俗称的‘小产权房’ )的行为。”西安市建委开发处同时发布了惩处措施,“凡是违法占用集体土地建设的商品房,将被拆除。房地产开发企业一律吊销资质,企业法人将永久禁入房地产行业。触犯法律的,将追究刑事责任。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将被降低直到吊销资质,并被停止招投标资格,监理和设计单位也将受到相应处罚。”2007年6月,西安市政府对地处西安市未央区草滩街道办杜家堡村的违法开发项目“学府新苑”进行第五次强制拆除。拆除该项目4043平方米“小产权房”。2008年12月7日,灞桥区北舍村12栋别墅被强拆;同年12月10日,浐灞生态区、未央区400余执法人员联合对北辰村4栋商住楼强拆,4个开挖基坑回填复耕。2010年11月14日,西安市沣渭新区5个部门联合,对位于三桥赵家堡的美美家园、建章路口的枫桥名邸咨询中心、西三环边上的欣苑小区等26家小产权房售楼中心予以取缔。2011年9月1日上午,未央区三区一项目办、区公安、司法局与谭家街道联合浐灞管委会相关部门出动500余名执法人员,对位于谭家街道东方红村、赵村的两处违法建筑进行强拆,拆除违法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2013年11月22日,两部委下发紧急通知叫停小产权房后,11月29日上午,西安沣东新城国土规划建设监察大队率先在辖区内,对小产权房下“杀手”,依法查封8家小产权房的销售中心。
据专家分析,小产权房的存在以及热销,原因有四点:其一,房价上涨滋生了其产生的土壤。城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相对来说小产权房价格上的优势掩盖了其产生的风险,小产权房价格之所以如此之低,在于其省去了购地成本和各种税费。其二,地方政府的管理不到位促成其快速发展。其三,新农村建设为其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其四,市场需求提供了其发展的空间。
小产权向左走向右走
“小产权房”的存在乃至泛滥,不利于国有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也扰乱了正常的房地产建设销售市场,除了对其严惩之外,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大居民住房保障力度,严惩违规建设行为。要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力度,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对那些大肆开发和破坏耕地的地方政府应该予以惩处。另一方面,要平抑房价过快增长,对小产权房进行合理疏导。
“小产权房和城中村改造房也是两码事。城改房有不少是手续合规的,和一般商品房没区别。”长安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陕西省房地产研究会会长王圣学说。
在合理解决小产权房的问题上,王圣学则表示,应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依法处理。他讲到,某种意义上小产权房解决了不少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因此对于那些没有列入城中村改造计划,又没有提交改造审批方案,并严重影响了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城市形象的违法项目,应该给予坚决拆除,而对于符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又可以改善区域环境风貌的成规模的开发项目,则可以在补办土地出让金、城市配套费用等手续后,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补办相关手续。
一边是政府的政策高压,一边是购房者的强力追捧,小产权房自诞生之日起就由于“出身”问题,使其处于两难的境地。知名学者、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郑升旭教授认为,小产权的存废涉及到一个庞大的人群,我们以前对待小产权态度不够坚决,舆论甚至出现了小产权要转正的说法,误导了购房者,现在要解决,确实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但是小产权房从产生之日起,就是违法的,不但违反了城市建设规划法,而且违反了我国保护耕地的相关法律。如果允许其存在,会诱导更多的供需方违规操作,必须依法严处。更重要的是,在一个法治国家,国民应该尊法守法。国家重拳整治违法建成的小产权房,这也是法制社会的需求。根治小产权房,首先从新建的小产权房开始,先截断了人们对小产权房的不良预期,这是非常正确的,不能让任何违法行为在事后被追认为合法,这是法治社会的根基。如果法网一旦被突破,后果不可想象。至于下一步对已建已售的小产权房如何处理,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好在我们初步看出了它的路线图,就是首先追究当年那些诱惑人们违建违售小产权房,对其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或者滥用职权的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对其进行追责追诉,这个符合解决主要矛盾的政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