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03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2013年1月16日,铜川某中学学生们将通铺打扫整齐本报记者邓小卫摄

  本报讯(记者任娇)日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意见》提出,按照勤俭办教育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要,杜绝超标准建设,不得将教育资金资源向少数优质学校集中。

  此次主要实施地区以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意见》要求,经过3-5年的努力,使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每个学生都有合格课桌椅;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保障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村小学和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

  我省将针对每一所存在基本办学条件缺口的学校制订专门方案,明确弥补缺口的途径、时间安排和资金来源,形成本地区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时间表、路线图。另据省教育厅负责各级各类学校条件装备、校舍改造工作的财务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省贫困地区一般指“43个连片特殊贫困困难县(区)”,除了国家层面的建设计划外,每年省上也会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这些地区的校舍建设。

编辑:手瓜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