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创痛难平

  受害人心有余悸“害怕孩子长大后怪我们”

  如今的张淑侠面临漫长的铁窗生活。此前,她也曾拥有同事的尊崇和产妇的信任。

  出于对其技术和为人的认可,在找张淑侠就诊的产妇中,一些人甚至“托关系”“找熟人”,千方百计找她接生。

  信任意味着温暖与责任,但在张淑侠这里,信任却最终将多个家庭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在半个月前的庭审中,张淑侠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我对不起受害家庭,也对不起我的家人。”张淑侠的道歉,来国峰从媒体报道中获知了,但是他至今还不能谅解张淑侠对他们一家人的欺骗。

  “张淑侠比‘人贩子’更可恶!”来国峰愤然地说,“她有这么好的工作和生活,也不缺钱,为什么要做伤天害理的事?”

  虽然孩子平安找回来了,但对来国峰来说,他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变化。“我这几个月经常在想,以后我还能不能相信医生?相信医院?”

  “在孩子找回来前的半个多月,我每天都心如刀绞,一下子瘦了十几斤。”来国峰说,其间他多次找张淑侠,找医院领导,都被冷漠对待。“张淑侠还对我说,你去找警察吧,你去法院告我吧,随便你。”

  和来国峰同村的祁坤峰也有同样的遭遇。在张淑侠受审前,记者曾到富平县薛镇祁坤峰的家中走访,被找回的双胞胎女儿健康可爱,但提起张淑侠,祁坤峰的妻子王艳艳仍忍不住伤心:“法院怎么判我们说了不算,我现在就害怕孩子长大后会知道这件事,她们会不会怪我们。”村里一些闲言闲语也给祁坤峰和来国峰两家人不小的压力。“娃是不是真有病呢?”“咋这么笨?人家说啥都信!”……每每听到这种话,这两家人都会很难受。

  现在最困扰来国峰的是,他和妻子董珊珊感情出现了裂痕。“当初张淑侠说她有梅毒,我们两个就相互怀疑了,还吵架了。”来国峰说,直到现在董珊珊还很生气婆家人对她的不信任。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陈京春说:“虽然张淑侠涉案26起,但目前有足够证据起诉她的只有6起,这是建立在‘不冤枉一个好人’的前提上的。如果在今后,还有其他的案子能够查证属实,可以继续追究她的刑事责任。”

  记者调查

  “张淑侠现象”有生存土壤:

  私自收养悄然盛行成非法贩婴诱因

  如果真相没被揭穿,张淑侠本该在去年10月退休。按理说,今年56岁的张淑侠本可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而现在,她已经从产科大腕变为贩婴阶下囚。

  如此天壤之别固然与其自身贪财逐利有关,可从2011年11月持续到去年7月且形成一条利益链就可以看出,张淑侠的行为已经代表一种现象。这种现象背后的诱因,正是悄然盛行的私自收养。

  去年8月,华西都市报记者赴山西运城调查张淑侠的下线潘桂串贩卖婴儿一事。在运城,生不了孩子就想法收养一个的做法,在当地并不新鲜。多年前,收养别人家的孩子,也就是给点“营养费”之类的意思一下。而近年来收养孩子,逐渐变成了买卖,相当于拿钱“买”个孩子。

  按规定,人们可以通过合法收养,满足有个孩子的愿望。不过,不少买婴者都觉得有苦难诉。据运城当地媒体记者透露,他接触的李某曾去福利院咨询过收养事宜,却被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告知,确实有健康的孩子,但是比例很少。其他被推荐的孩子,基本都有各种不健康症状。上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还说,“好多事情看似合理但不合法,比如我自己怀了个孩子,没办法养,就无条件送给你了。按情理来说,你还不给我一些经济补偿么?但按照法律规定,这样做就形成了买卖孩子的事实,明显是违法行为。”

  在富平贩婴案中,就有这样一位,自感无力抚养,生下孩子后,交给张淑侠处理,收了张淑侠21000元。

  除了合法收养难觅意中婴儿,另一现实原因是,按照收养程序,生父母和收养人还必须出具详细的身份证明,但在现实中,一些私生子女的生父母尤其是未婚母亲,极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以免给以后的生活带来麻烦。而在收养人一方,一般也不愿意自己收养的孩子知道生父母的情况……无论是出于对收受金钱、严格收养程序还是感情生活的规避,这都让合法的收养处于尴尬境地。

  正是这样的现实,给类似富平贩婴案中的张淑侠们提供了可操作空间,一些人为了金钱利益铤而走险,甚至成为职业贩婴者。于是,不问孩子来历的民间收养,也成了非法贩婴的一个重要诱因。华西都市报记者梁斌 综合新华社报道

  判了张淑侠 被弄丢的信任呢?

  富平贩婴医生张淑侠昨天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对她的判决结果,网络上一片喜大普奔,还有不少声音觉得判轻了。张淑侠辜负了人们对她的信任,亲手将多个家庭推向了痛苦的深渊,实在是罪有应得,但我们应该看到事件背后,此案给受害家庭乃至社会划下的伤口仍在痛。

  受害人来国峰说,孩子平安找回来了,他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变化。“我这几个月经常在想,以后我还能不能相信医生、相信医院?”

  受害人王艳艳说:“法院怎么判我们说了不算,我现在就害怕孩子长大后会知道这件事,她们会不会怪我们。”

  如何重建被张淑侠们撕破的医患信任,当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华西都市报)

编辑:李晓飞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