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3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违禁品演变

  曾经,有人想带两颗“炮弹”上车……

  我市的汽车站十年前开始使用X光安检机,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挡住违禁物品。而违禁品在这些年也悄然地发生着演变。

  “过去带把刀,现在带发胶。”今年就要退休的重庆汽车站安检员马荣清打趣地说。

  煤油罐

  “凭眼睛看的时候,查获最多的就是煤油罐、煤气罐、氧气罐。”

  重庆汽车站是我市最早成立的汽车站。19年前,车站刚成立的时候,安检靠的是人眼和对旅客“形迹”的判断。

  “我记得凭眼睛看的时候,查获最多的就是煤油罐、煤气罐、氧气罐,还有烟花爆竹之类的东西。”马荣清说,那个时候,有的旅客真还不知道这些大家伙带不上长途客车,直接在肩膀上扛一个煤气罐就来坐车了,那肯定是上不到车的。

  长刀

  “十年前,不知道为什么回家的人那么喜欢带刀,可能是安全感不够。”

  重庆汽车站的X光安检机于2003年开始使用。那一年,闹非典,全国在各方面都加强了防范。

  有了X光安检机,这才发现大量以前没有发现的违禁品,最多的就是刀。

  “十年前,不知道为什么回家的人那么喜欢带刀,可能是因为安全感不够。”马荣清说,安检机下,一把把长刀现出原形,全部被挡获,不准带上车。

  “其实真的要用这种刀的时候几乎没有,大家可能是带着刀好壮胆吧。”安全科副科长郑伟说。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