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传承方式和载体,蕴含着人们的智慧结晶和情感寄托,传承着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这种习俗,历经数千年的传承演变,早已在无意识中就镌刻在我们心灵的深处,成为深层次的心理需要。
有了对春节的这种诗意的信仰,传统文化才能被传承,我们才能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懂得感恩、感激和孝顺,这样的“节日梦”也许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的成分吧。
相关新闻:
还记得童年那镇守在大门上威武的秦琼和敬德吗?新春来临,人们在置办年货时,买对联、贴门神的传统习俗在城市中似乎越来越被人们淡忘了,蕴含在门神艺术年画中的传统艺术也就更加难以传承了。 >>>详细
进入腊月,陕北的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会忙到正月十五。“二十三送灶,二十四扫尘,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杀猪割肉,二十七宰鸡赶集,二十八蒸糕贴花花,二十九上坟敬祖,三十吃个团圆饭守夜。” >>>详细
过年过年,吃肉花钱。在青木川乃至整个陕南,无论城市乡村,腊肉是每家每户过年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菜肴之一,腊肉还是陕南人请客送礼的传统大礼。所以,熏腊肉是当地人腊月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详细
“绿豆绿,做官莫忘破庙里;黄豆黄,做官莫忘写文章;豇豆豇,做官莫忘瓜菜汤;蚕豆蚕,做官莫忘三更寒;豌豆豌,做官位高志莫短!” >>>详细
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子里垛火笼——用大块的煤垒成笼状,火笼的大小与主人家距煤矿的远近和富庶程度有关,大的要用煤两三吨,小的只需两三百斤。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