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政企快线

  2014年,陕西的目标责任考核制里,对生态环保指标的权重大幅增加。生态环保指标由原来的12分增加到25分,其中雾霾治理指标由原来的3分调整为8分,适当弱化了GDP指标权重。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已经直逼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也使环境保护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样也应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是每个企业应承担的主要社会责任。

  近日,由省环保厅、省社科院主办的陕西省首届生态文明推动力系列评比活动结束。陕鼓集团等6家企业被评为“突出贡献企业” 。省环保厅厅长王成文在“生态文明推动力”系列推选活动颁奖典礼上表示,本次获奖的突出贡献企业,是推进陕西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也是提倡绿色发展、低碳节约,传递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者和引领者。

  作为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陕鼓集团是怎样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呢?

  精细化管理成就生态企业样本

  步入陕鼓集团的生产区,呈现在眼前的都是一幅幅似花园,似公园的现代工业与自然环境和谐交融的图景。除此之外,你还可以看到产品展厅、风机博物馆知识展厅和四季如春的厂内花房。在生产车间,工业垃圾、生活区垃圾等被分类收集,生产区域按照环境标准建设了半封闭的垃圾收集站。环保的概念,在这家企业随处可见:有省内目前最大的膜结构停车场、“陕鼓生态园” , 以及宛如在花园中的生活区。这些都给许多从外地过来陕鼓交流学习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3年,陕鼓集团在认真学习研究西安市委市政府关于精细化管理有关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集团精细化管理实施计划,在现行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生产现场、施工现场、保洁绿化、废物回收等17个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和实施方案。

  除此之外,陕鼓还注重以生态建设为推动力,全面提升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目前企业已累计投入近亿元资金,进行了十九期的生态工程建设。

  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三废达标排放

  据了解,近几年来陕鼓集团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但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并未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公司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特别注重环境管理和环境治理工作,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从2001年起公司引入ISO14001国际管理标准,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三个层次的规范文件,有效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减少和预防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陕鼓生产中“三废”全部达标排放,实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陕鼓,所有废水统一汇集进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注入景观湖中和用于周边绿化浇灌,少量富余的中水进入市政管网。据介绍,目前该公司的污水每季度由环境监测部门进行水样检测,废水排放全部达标。

  除了废水之外,废气、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据了解,该公司废气主要是冬季采暖期使用燃煤锅炉、使用天然气的工业炉窑而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等。针对锅炉运行过程中燃煤产生的气体,经麻石水膜除尘器和脱硫塔等工艺处理后全部达标排放。同时将新工艺新技术应用于节能降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材料的综合利用。

  陕鼓集团通过制度建设、管理创新、技术改造,使能源管理进一步向精细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成为行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典型。

  技术创新研制高效节能环保产品

  为人类文明创造绿色动力,这是陕鼓的企业使命。近年来,陕鼓集团在综合实力快速增强、社会和行业影响力日益提升的同时,着力于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使“环境就是生产力”成为企业始终坚持的理念。并不断研发生产节能环保的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以大型高炉煤气余压能量回收利用装置为例,冶金企业安装陕鼓生产的这套装置可减少粉尘排放, 1000m3以上高炉按单台每天900万Nm3的煤气量,每天减少粉尘排放按160kg,则一年减少空气污染灰尘8640吨。同时这些粉尘又是宝贵的二次能源,为其综合利用、提高粉尘利用价值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企业开发的新产品,纯低温余热能量回收系统装置项目。该项目达产后可形成新增年产纯低温余热能量回收系统装置30套的生产能力。产品技术水平位于国内领先。节能减排效果设定为:利用余热能量每年发电21.86亿度;每年回收效益10亿元;每年节约标准煤76.5万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9万吨。

  除此之外,还有大型轴流压缩机、大型空分压缩机成套装置、大型硝酸四合一装置等高效、节能、环保的产品。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国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 , 陕鼓将继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提高全员的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同时也将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 刘翀)

编辑:冉旭东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