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安最美乡村医生袁选兰

  从大辫子姑娘到盘头老太太乡医一干39年

  人物档案:

  上世纪70年代,马腾空村的姑娘袁选兰考取了赤脚医生合格证,至今从事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已39年。她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乡间小道,对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心里一清二楚。

  村民哪些有慢性病?她会脱口而出

  整洁干净的西安市雁塔区等驾坡街办马腾空村卫生室里,59岁的袁选兰正在为村民刘师傅检查身体:“血压不太高,别紧张,注意休息。”就在2个月前,70多岁的刘师傅到村卫生室就诊,袁选兰发现其有脑出血征兆,立即让刘师傅住院治疗,由于发现及时,身体恢复很好。

  “她就是俺村的姑娘,说起来还把我叫叔呢,干了几十年乡医,看病认真态度好,大家有个头疼脑热都先到卫生室来看。”刘师傅说,村卫生室越建越好,看病方便便宜,除了小孩子们在这里打疫苗,老人在这里有健康档案,预防手足病还上门发84消毒液。

  “乡医从当年的长辫子姑娘干成盘发的老太婆了,24小时服务,卫生室就是我的家。”袁选兰除了每天接诊感冒发烧等常见病患者几十余人外,几乎天天还要为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诊病、检查,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乡间小道。她还负责着本村国家11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执行,如儿童预防接种、65岁以上老年人管理、孕产妇作定期随访、慢性病患者管理以及精神病患者管理等。

  马腾空村里有多少村民,哪些有慢性病?有多少儿童需要预防接种?提起这些数字,袁选兰会脱口而出,因为她太熟悉了。村里现有村民770人,高血压患者就有300余人。平时门诊她会询问并为患者测量血压并记录,叮咛他们按时测血压,控制好饮食。此外,袁选兰还管理着该村8名精神病患者,还要为300多名0—7岁孩子进行疫苗接种。

  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会对不起父老乡亲

  从2005年西安试点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始,2007年率先在全省实现“新农合”制度全覆盖。经8年运行,西安村民参保率已达94.4%。全市现有村卫生室3046个,乡村医生5123人。随着新农合政策不断推进,看病可以高比例报销,村卫生室成为村民就诊的首个服务窗口。

  在马腾空村卫生室,一位患者的新农合诊疗本记录着每次就诊的花费和报销,总额24元,报销18.8元;总额14.2元,报销11.7元;总额28.6元,报销22.2元。

  “看一次病自己才花几元钱。”正在就诊的村民朱广霞说,袁医生跟村里家家都熟,随叫随到,从没红过脸。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袁选兰的感觉又如何呢?袁选兰说跟大家都是亲人,能帮他们解除病痛,她心里就高兴。从来没有感觉到紧张的医患关系,因为不会给人开大处方,能吃药的决不打针,能打针的决不输液,觉得如果单纯地去追求经济利益,自己会对不起父老乡亲。对于她来说,行医不仅是职业,还是一种救助与守护。

  本报记者李琳

编辑:手瓜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