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这一原本计划2008年初完成立项的超大型石化项目在“5·12”汶川地震后被迫延期,但在历经选址争议、环保质疑等多重阻力后,彭州石化项目最终得以启动。

  2009年9月25日,在位于成都天府大道的中国成大工程有限公司会议中心,栗东生身着浅蓝色衬衫与惠生工程总裁华邦嵩出席了签字仪式,惠生工程这家中国最大的私营EPC(设计、采购及施工管理)服务供应商也一举拿下了彭州石化项目六套装置的PC总承包合同,这也是惠生工程在中石油系统获得的最大订单。

  这一纸合约在沉寂四年后终于露出利益关联的冰山一角。2013年9月2日,惠生工程发布公告,称其创始人、最大股东华邦嵩正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但并未说明具体原因。

  消息人士透露,由于彭州石化项目规模庞大,需要采购大量仪器设备,其中在乙烯项目中的色谱仪则极为关键。而在项目启动后,包括美国厂商在内的多家供应商也随即对这一工程发起竞标,但在后续的设备招标过程中,惠生工程则成为了左右招标的主导者,而其负责采购的项目经理与四川石化采购部门负责人也让这一项目招标变成了一场暗箱游戏。

  “当时参与竞标色谱仪的除了美国两家品牌公司外,还有日本岛津公司,业内对日本岛津公司的产品都很清楚,配置和自动化程度都很一般,相比而言美国厂商的设备要更稳定,但最终日本岛津公司拿下了这个大单,很多行业内的人都不能理解,因为这影响到整个乙烯项目后续的运营。”上述消息人士说。

  来自四川石化的内部职员称,在设备招标过程中,日本岛津公司是由北京华尔达科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尔达公司”)代理投标,而两家美国公司则是直接投标,由于中间存在代理环节,日本岛津公司的竞标价格空间也非常有限。

  但在几家供应商的角逐中,惠生工程最终公布了日本岛津公司代理商胜出,并与华尔达公司签署了总价格约200万美元的供货合同。

编辑:刘超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