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有报道指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特邀顾问、工行前行长杨凯生称他和夫人常使用“余额宝”。对此,杨凯生5日向记者独家澄清,他和夫人常用的是“支付宝”而非“余额宝”。杨凯生并未购买过余额宝产品。
网络图片
3月4日上午,在经济界别37组的会场上,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委员讲述了一件往事。
15年前,他刚刚走马上任招行行长,那一年,比尔·盖茨的一次公开讲话令他记忆至今,“如果你们这些传统银行不改变的话,你们就是一群21世纪就要灭亡的恐龙”。
如今,令马蔚华产生深刻危机感的东西是“余额宝”——作为一种货币基金,余额宝通过互联网吸纳资金,然后以不受利率管制的协议存款形式将资金存入银行,获得超过6%的年化收益率。这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因此受到了不少中小投资者追捧,由此诞生了“马云要抢银行饭碗”的说法。
“现在,实际上支付宝已经开始在挑战你的份额,他们积累了大量客户数据后,还可以进入信贷领域,尤其是对小微企业进行有效贷款,而这实际上是传统金融做不到的。”马蔚华坦承,“因为传统金融往往倾向于将贷款投向受益最高的部分,而忽略了草根的、碎片化的需求,只有互联网才能做到这点。”
上午的分组讨论刚一结束,就有记者拦住了中国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委员询问是否使用过余额宝的问题。
文章链接:http://www.sd.xinhuanet.com/cj/2014-03/05/c_119623321.htm
http://www.hb.xinhuanet.com/2014-03/05/c_119617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