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走访

  10栋租住楼

  近200个液化气瓶

  据了解,虽然西安市目前新建小区均使用了天然气,但在城中村、老旧小区及一些小型火锅店、餐饮店内,液化石油气仍作为主要燃料在使用。

  3月8日下午,记者在西安南郊沙井村走访,液化石油气是居民日常生活做饭使用的主要燃料。在一栋6层高的民房内,除一层为房东一家居住外,2至6层每层8个房间均为租客居住,记者从2层数至6层,共发现20个12公斤装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在之后走访9栋城中村自建租住楼内,记者共数出近200个液化石油气钢瓶。虽然液化石油气在沙井村内使用比较普遍,但多数使用者对于液化石油气钢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不十分了解,而对于液化石油气内添加二甲醚易使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说法,大多数人表示从未听说过。

  记者走访西安东南西北多个地段发现,除一些城中村、郊区农村外,城区沿街门店的中小型餐馆使用的都是液化气,液化气钢瓶遍布西安的大街小巷。

  西安城南的一个麻辣烫馆,一到晚上几乎座无虚席,每个桌子底下都有一个小型液化气罐,顾客用餐的时候,根本不会意识到脚下的这个气罐有没有危险,“好多吃饭的地方都用液化气啊,有啥危险的!”3月8日晚,一名正在吃麻辣烫的顾客称,他家就在附近,家里也用液化气,感觉没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城区的餐饮聚集区及有城中村的地方外,西安市城乡接合部、乡镇及广大农村也普遍使用煤气(液化气)作为主要燃料。

  律师

  液化气中掺假侵犯消费者权益威胁公共安全

  对于此次送检的10个液化石油气样品检测后均检出二甲醚这一情况,陕西庄威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兴武认为,单从检测结果来看,向液化石油气内掺入二甲醚,在西安的液化石油气销售行业内似乎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已不能简单地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去谈论这一普遍存在的违规行为。

  “一般提到消费者权益,仅代表一个个体权益,而向液化石油气内添加二甲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其受侵害的不单是个体,而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周兴武表示,向液化石油气内掺入二甲醚,气瓶充装单位不但对消费者存在欺诈行为,同时这种违规行为也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威胁,一个个流向市场的掺混有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不但威胁着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对其他市民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这种隐性的安全隐患,若诱发安全事故,其危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影响范围之广,危害之严重是任何人都难以预料的。

  因此,对于这种有可能侵害公众安全权益的行为,国家公权机关应提前介入调查,如果存在产品质量问题,质监部门应对在液化石油气内违规掺入二甲醚的生产机构进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足以造成社会公共安全事故的,公安机关应依据刑法介入调查。本报3·15报道组文/图

编辑:手瓜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