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个人信息系统自诞生以来,由于寄托了公众对信息公开、反腐倡廉、阳光财政等方面的期许,一直备受关注。昨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表示,在2013年的上半年,已基本上实现了全国40个房地产市场重点监测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与住建部的联网。他还透露,国务院2013年提出在 “十二五”末(2015年底)设区城市要基本实现全国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这表明两年内全国住房信息将基本实现联网。
据了解,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文件中,最早提出了要建设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当时,面对楼价持续上涨的局面,社会上要求对 全国住房信息进行联网的呼声持续高涨。同时,构建信息技术平台也能够为住房、土地、财税等部门制定楼市调控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还有助于回应公众关于信 息公开、反腐倡廉、阳光财政等期待。
齐骥昨天透露了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他说,按照国务院的工作部署,建设部第一期提出要求40个重点城市要在2012年年底建成本城市的 数字化住房个人信息系统,进而实现这40个城市与建设部联网。“在2013年的上半年,我们已基本上实现了全国40个房地产市场重点监测城市与建设部的联 网。”
还称,国务院在2013年的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当中,提到了要在“十二五”末设区城市基本实现全国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
住房联网一拖再拖 官员曝届时傻子都处置完了房产
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再次提出时间表,即到2020年前实现,舆论认为此举有助于反腐和降房价。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可能很骨感。
“谁会等着联网后上面查到自己,傻子也不会这么干。”广东某市一位国税局官员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他的房产已处置完毕,目前名下只剩一套房,他认识的很多官员也已陆续通过各种方式将房产处置,有多套房产的官员会卖掉大部分,或者更名转移,最多留一两套。
上述国税局官员还表示,两三年前,广东省政府就要求副处级以上的官员申报登记名下和直系亲属房产,今年开始轮到副科级以上干部全部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