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米花腻腻的奶油味总是在电影院之外就能闻到了,小编虽然很重视观影环境不喜欢别人在耳边咔嚓咔嚓的吃东西,但总还是会偶尔忍不住想吃那么一桶。为什么每个电影院都只有专门销售爆米花的柜台,为什么它们不是薯片、瓜子或其他什么的呢?
这个问题不只小编在想,更是早已有人付诸行动。美国一个名叫Andrew Smith的家伙就写了一本书专门介绍爆米花在美国的历史......
据说爆米花最早是被印第安人发明的,玉米最为一种廉价的粮食产物,产量非常的高,而想要制作成爆米花也并不需要什么繁琐的工序,携带轻便,味道却又很好,吃起来不会发出很大声音也不会产生垃圾,这么多优点聚集一身最后发展到看电影必不可少的零食之一也就不难理解了。由于这种零食价格低廉,在20世纪初的美国,人们在看体育比赛、杂耍类节目、去游乐场玩的时候,爆米花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东西。

电影是在20世纪(1889年)的美国由爱迪生发明,爆米花一开始并不是和电影紧密结合起来的。早期的电影院定位非常高大上,能够观看电影的也是具有一定学识背景、社会地位的人。而早期的电影多是默片,影院的经营者根本不允许带零食进入。
但在之后不久,美国经历了一次影响范围很大的大萧条,爆米花的命运也就此改变了。大萧条的冲击使得很多高档电影院倒闭了,剩下的影院为了经营不得不降低票价,这时他们发现可以靠卖零食的办法来赚取高额利润。在这时,爆米花的种种优点就凸显出来了,巨大的香气和膨胀饱满的身形吸引着源源不断的人走入电影院,填补物质生活萧条带来的精神匮乏。到了4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同时爆米花产业也到达了一个高峰。
爆米花和电影的结合就此开始。
【“瑶”想新知】主持人:秦小瑶,西北大学在读研究僧,是一枚性格活泼且分裂的双子座姑娘,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不论你有什么奇思妙问,都可以发来让她解答!问题一经采用会有奖品奉上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