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当地时间6月9日15点30分(北京时间6月10日凌晨2点30分),世界杯赛前官方记者发布会在里约城市新闻中心举行。
里约州州长、巴西政府发言人、体育部长、文化部长和里约市长等多名政府高官出席,但这场联合采访却演变为一场闹剧:新闻发布厅外,上百名教师抗议巴西世界杯浪费巨大,影响了民众的教育和医疗;新闻发布厅内,巴西政府发言人则与ESPN和FOX体育以及华商报在内的全世界媒体剑拔弩张;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示威者还围攻了这些高官的座驾,并与现场的警察发生了冲突。
见了媒体磨嘴皮子
问题一:巴西世界杯安全吗?
巴西体育部长:几年前就开始着手整顿治安
里约州州长:几乎安排了所有可以派出的警察,军队也来支援
安全,是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最关心的问题。面对在座的几位高官,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很多记者都质疑,“你们用什么来保卫游客们的安全?”
对此,巴西体育部长阿尔托·里贝罗有些无奈地表示:“保障来看世界杯的各国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我们工作的头等大事。只有让人们感觉安全了,他们才能来,才能上街花钱,才能让世界杯成功。因此,我们从几年前就开始着手安全工作。比如,打击贫民窟的犯罪活动、清缴毒贩和黑社会的枪支。因此,这里是安全的。”
“现在,我们在街头几乎安排了所有可以派出的警察,军队也来支援我们,应该有数千人在帮助我们保卫世界杯。因此,我们对安全很有信心。”里约州州长路易斯·费尔南多回答得很自信。随后,一名西班牙记者追问:“不久之前,就在这个新闻发布厅外面不远处的卡巴卡帕纳海滩上,一名舞者被警察打死,并引发了很严重的骚乱,海滩因此关闭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好像还没有准确的说法?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吗,特别是在世界杯期间?”
“首先,我想明确一下:现在还不能说是警察打死了那个人。我们不能因为死了人、发生了骚乱,就把所有问题归罪于警察。我只能告诉你,事情还在调查之中,我们还在等最后的报告。”里约州州长路易斯·费尔南多这样说道。
问题二:为何不把多花的钱投入到教育上?
里约州州长:并没有因为办世界杯就亏待其他人
巴西政府新闻发言人:有什么证据这样质问我们?
除了安全问题,世界杯混乱、拖沓的场馆建设问题和抗议活动成为记者们追问的又一个热点。一位德国记者逼问现场所有巴西官员:“这次世界杯的花费是预算的两三倍。很多人在问为什么不把多花的钱投入到教育上。外面这么多人在游行抗议,你们是怎样回应和对待这些人的?”
“我们所有计划,包括财政政策,都是经过全方位的考虑。预算是将近10年前做出的,这些年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比如通货膨胀,因此实际花费确实比预算多了,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办世界杯就亏待其他人。”里约州州长路易斯·费尔南多这样解释。
相比于州长的官腔圆场,坐在一旁的巴西政府新闻发言人、总统社会联络部部长托马斯·图曼情绪有些激动,不等州长继续说下去,就一把抢过话筒,向这名德国记者发起反击:“我现在可以告诉你巴西所有阶层人的收入情况,我手中也掌握了我们在世界杯、教育和医疗等方面具体投入的数字。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对于世界杯的投入并没有影响到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我不知道你的那些说法怎么来的,你能证明你的说法吗?你凭什么这样质问我们!”图曼一边回答,一边瞪大眼睛盯着记者,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而对于包括本报记者在内,大家质疑世界杯开幕式球场为何到现在仍未完工的问题,里约的官员们更是装着没听到。眼看发布会没办法继续进行下去了,新闻官赶紧宣布发布会结束。世界杯开幕前,估计是不会举办任何官方新闻发布会了。
见了示威者掉链子
抗议者几乎掀翻车辆 军警发力现场驱逐
本届巴西世界杯,巴西政府花费37亿美元用于球场修建,而其他相关基础设施以及世界杯安保方面的费用,据外媒保守估计已达130亿美元。这导致巴西国内的中、低收入人群的不满,他们认为,与其将大把钞票用在世界杯,还不如将钱花在教育、医疗等改善民生的刀刃上,这也导致不断有人示威游行,抗议即将到来的世界杯。
世界杯前的这些日子,在圣保罗或里约,只要有高官出现,抗议者就没完没了。在昨日发布会开始前半小时,上百名教师就围在新闻发布厅外举行抗议活动。他们高举标语:“为什么把钱花在世界杯上?为什么不投入在教育上?”“我们纳税金额的96%都用在了世界杯的筹办上,政府却没有在教育上多支出一丁点钱。政府从不关注教育,这样继续下去,这个国家迟早要垮掉。”一位抗议者这样对记者说。
而当发布会匆匆结束后,几位巴西高官准备乘车离开时,示威者发现了他们并围拢上去。抗议者不断与维持秩序的军警推搡,慢慢靠近了这几名官员的座驾。里约州州长和巴西体育部长显得非常紧张,他们加大马力,最终突围“逃走”,巴西政府新闻发言人托马斯·图曼的座驾则没有那么幸运,抗议者团团围住了他的黑色商务车,不断摇动车身,几乎要把它掀翻。不过,现场的军警开始发力,将抗议者们逐渐驱散。
华商报特派里约热内卢记者 赵蔚林
>>记者手记
天价“盒饭”花了近300元人民币
堵车是里约的一大风景,下午2点多,记者在非上班高峰期乘坐出租车前往里约城市新闻中心,也遭遇了轻微堵车。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当天的情况还算好的,堵车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家常便饭。由于里约目前是冬季,傍晚6点多,天已经完全黑了。在回酒店的出租车上,记者问司机“如果地铁工人真罢工会怎样”,他耸耸肩,很无奈地表示:“谁知道呢?不过,我想一定会很糟糕。”
吃饭是另一件令人头疼的问题,头疼的一方面是食品的味道——巴西的食品普遍有点发酸,在飞往里约的航班上,酸酸的米饭和硬得像石头一样的面包就难倒了一大片中国人。不过相比发酸的米饭,“石头”面包还算勉强能填饱肚子。
昨天中午吃饭的时候,记者算是体验到了在巴西吃饭时另一个头疼问题——物价。记者一行两人吃了一顿自助餐(相当于中式盒饭)就花了90多雷亚尔(相当于近300元人民币)。不过吃饭的方式很有趣,他们不管你吃什么,最后是按斤称着卖,有点像中国的冒菜。
最后,还是要再次吐槽一下里约的治安。到巴西之前,记者看到很多提醒:在里约市中心尽量不要独自上街,当心被抢劫。到了当地之后,有华人告诉记者,里约现在还算安全,不过市内反而没有郊区安全。为了方便采访,记者入住的是位于里约市中心的一家经济型酒店。入住酒店之后发现,在距离酒店不远处的街口,就停着两辆警车,三名配枪的警察在附近巡逻。这让人感觉安全了很多。不过在街上走的时候,总被三五成群的闲人偷瞄着,然后私下议论一番,让人感觉怪怪的。 赵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