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部分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已经摸到了自动监测设备的采样规律,如两小时或者1小时采样一次,部分企业就在测量间歇大量偷排超标污水。”

  央广网北京7月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环保部近日对去年脱硫数据造假的19家企业予以处罚,不少央企子公司亦在名单中。在脱硫数据造假的19家企业中,五大电力集团、华润、中石油、神华等央企子公司均上榜。记者调查发现,环保数据造假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许多受访的基层干部和环保专家希望“伪造监测数据要追究刑事责任”,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说,如果造假者面临的不仅是罚款,还会被抓、拘留、承担法律责任,将起到有力的震慑。

  纵横点评:

  企业从“偷排污水”升级到“偷改数据”,听上去,已经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治污之难有些让人绝望了。但实际上,治污之难,并不在于企业偷排的鬼把戏多,而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的结果。所以,要管住企业的污水管子,首先要管住政府部门负责人的官帽子,政绩考核不能只看GDP,还要考核环境质量。另外,对于排污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也许,抓住这两条,就能抓住解决治污难题的“牛鼻子”。

编辑:王秋阳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