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的MBA(工商管理硕士)、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等研修班,招生出现低潮。有的眼看着离上课时间只剩三天了,人数还不齐,有的从三个班减少为一个班,有的干脆停办。之前红火热闹的研修班,今年为何遇冷?
故事:欲结交权贵发现生源不好
28岁的赵先生,大专毕业,有五年工作经验,在西安一家企业当主管,符合MBA、EMBA的报考条件,最近他在西安各大高校咨询报考的事情,打听后有些失望:这些研修班没有老乡说得那么好。
他口中的老乡,是2011年上过MBA研修班的张先生。张先生给他说,报MBA班,可以结交政府官员、公务员,还可以结交大老板,与这些人当同学,以后官场上、商场上遇到啥难事,不愁摆不平。张先生说:“这种想法比较普遍,很多人就是为了交朋友、整合资源才去报研修班的。我们研修班的很多人,都非常出色,全省各地都有,煤老板,房地产老板,工业集团的老总,高速集团的领导,汽车集团的老总,还有政府官员、公务员,大家形成一个圈子,经常聚会,互相帮忙,比如我一个亲戚找不到工作,给一个同学打了声招呼,一下子就安排了岗位。”
而赵先生今年打听后发现,现在政府官员报考MBA、EMBA的人非常少,企业老板的报名人数也没有以前那么多,报名的人中多数是毕业四五年的大学生。“我本来是想着结交权贵,能对自己的事业有更大的帮助。可如今花8万多元报个MBA班,生源没有以前那么好,那你说我值得不?”赵先生犹豫了。
女学员钓金龟婿如今不容易
“EMBA研修班,对一些女性来说,还多了一种‘用处’!”周林(化名)也是一名参加过研修班的企业负责人,他们班当时有位女生,就是冲着钓个金龟婿的目的去读研修班的,班里当时流传的段子是,她家庭条件不太好,借钱报名参加研修班,因为当时女学员比较少,她又打扮的漂亮,自然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每次上课她不一定来,但是每次聚餐、郊游等搞活动,她一定准时参加,而且非常活跃。最后如愿找了个比她大10来岁的老板男朋友,毕业时她的身价涨了,原来借的报名费早都归还了,还赚了套房子。
在周林看来,相比而言,女学员为了钓金龟婿去读研修班,这种现象在北京的知名商学院比较多一些,西安还是较少一些。王石事件发生后,EMBA班流传一个“收房卡”的故事,女学员在附近开好房,领两张房卡,看上谁就给谁塞房卡,圈内把这样的女学员叫做“拆迁户”(一般她们看上的是已婚的成功人士)。
为何女学员吃香?“因为报EMBA这样的班,一般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大家在一起,都比较高看对方,在这里遇见女学员,肯定不像在酒吧里遇到的女士那样。”周林调侃说,不过,现在有此想法的女士们,恐怕来不及了,因为他听原来招生的老师说,今年开始,报培训班的人数骤减,也没有原来那么好的生源了。即使有一些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家,人家更看好的是长江商学院。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西安的MBA、EMBA等研修班遇冷,主要是因为“食物链”被掐断:八项规定后,政府官员公款报名研修的人少了,企业老板们也随之减少,领导和老板少了,美女也少了……
怪象:MBA研修班招生现低潮
近日,记者走访西安多家MBA班、EMBA班发现,相比前几年的火热,如今的这些研修班骤然降温。南郊某高校一位招生的负责人透露,原来一次可以招收三个班的学员,可今年至今连一个班的人都招不满,他们很头疼,想出一些办法,有人全天候在网上招生答疑解惑,有人外出到各个县市去招生。还有一家EMBA研修班,眼看着三天后就到了开课的时间,招生人数不到30人,这样的话,师资力量不变,学费收入势必骤减。
据一位在MBA班带过课的老师介绍,五六年前,盛行研修风潮,西安的这些MBA班、EMBA、MPA研修班火了起来,很多高校只要有经济管理院系的,都办这样的研修班,有的还和一些培训机构联合举办。“大家各取所需,高校利用师资力量能在这上面赢利,卖的是服务体系、资源,培训机构可以赚培训费,学员们能结交同学、扩大人脉关系,还能拿到文凭,有很大一部分学员,说白了不差钱,就是来交朋友的。”该老师说,可是从去年开始逐渐萧条,尤其是今年以来,有的高校要么减少招生人数,要么停办MBA研修班。还有一些学校在持观望态度,看看明年MBA考试改革后的情况。
记者采访发现,研修班招生低潮影响波及管理类辅导培训机构,一些培训机构要么减员,要么调整培训方向和侧重点。
原因:八项规定后“食物链”中断
为何出现招生低潮?业内人士吴先生分析有四大原因:一是自从八项规定后,政府官员读研修班公款报销的现象大幅减少(2013年前报名如今在读的除外),没有了公款买单或补助,全部由自己掏钱,不划算。如果由别人买单的话,自己也不敢明目张胆去就读;二是如今官员也不愿意公开与商人有太多的接触,怕被“监控”到,被人们说闲话,能不上还是尽量不上,万一被捅到网上就麻烦了;三是“食物链”中断,引发连锁反应,以前不少领导为了镀金参加研修班,不少老板为了结交当官的“同学”,也跟着去报班,还有一些美女花钱去上研修班,因为能结交有权的领导和有钱的老板这两类“同学”,而很多招生班打出的宣传口号就是“有广泛的人脉资源”。现如今,读研修班的领导少了,老板也随之减少,领导和老板少了,美女也就少了,自然,研修班的报名就遇冷了;四是有些研修班也没有太大的实质,国家的考试政策越来越严格,很多人通不过国家考试,只能拿个学校的结业证,很多单位都不认可这样只有结业证的文凭。
一位房地产公司老总刘先生补充说,也与经济不景气有关系,公司效益没有以前好,所以不愿意掏那么多钱去读研修班。还与研修班泛滥有关,前几年刚开始时,大家都报研修班,后来出现各种各样的研修班,有1月份考试的,也有10月份考试的;有毕业后能拿毕业证学位证双证的,也有仅拿学位证单证的,还有只拿结业证的;有的学位证在全国网站上能查到,有的根本查不到;有的是全国承认的证,有的仅是省内承认的;市场太乱,一些机构称“花钱打点”就能包过,论文也是代写,乱了风气,社会认知度不够好,所以报的人也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