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选手在进行比赛
在室外进行模拟挖掘
现场互动环节
华商网讯 7月20日上午,由大明宫文保基金会、共青团西安市委及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管理公司联合举办的“小小考古家”选拔赛的最后一轮总决赛在大明宫考古探索中心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高新3中、骊山初中、户县惠安中学、周至中学的8名选手最终胜出,8月15日,他们将代表全市中小学生赴台北开展两岸的文化交流活动。
今年5月25日,由大明宫基金会组织策划的“小小考古家”第二季选拔比赛在丹凤门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市13个区县和4个开发区的近千名中学生参加了现场笔试。最终来自全市60个学校代表队的300名中学生成功入围第二轮的选拔比赛。从7月6日开始,入围的参赛队伍经过团队晋级赛、团队十强赛两轮选拔,最终来自户县惠安中学、临潼区骊山初级中学、周至县周至中学和高新区高新第三中学的4个参赛队伍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累和精诚团结的团队精神成功进入总决赛。
由大明宫文保基金会发起的“小小考古家”考古探索活动,是一项旨在传播文保理念,激发广大青少年学习历史文化的科普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以大明宫探索中心为平台,通过现场体验、模拟考古、知识问答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科普互动形式,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历史、热爱遗址、体验考古、增加知识的热情。三年来,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小小考古家”已成为遗址保护领域青少年探索历史、体验考古的文化品牌。2013年,由大明宫文保基金会与共青团西安市委联合发起的首届“小小考古家”赴台交流选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8名优秀“小小考古家”于当年8月12日前往台北,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参观学习。在台北故宫博物馆访问期间,“小小考古家”不仅受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女士的亲切接见,还与台北“小志工”(志愿者)就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自觉参与博物馆服务展开学习交流,架起了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的桥梁,不仅引发了台北中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也在西安中小学生中掀起了“考古热”。
20日上午,4支入围决赛的队伍在大明宫考古探索中心进行最后的角逐。通过模拟发掘、文物修复、文化知识视频答题、丝绸之路主题演讲等四个环节的较量,最终来自西安市的高新区第三中学获得冠军头衔,团队成员获得“优秀小小考古家”荣誉称号,其余3支队伍进入“个人PK复活赛”环节,经过对历史文化及丝路沿线知识竞答和个人即兴演讲两个环节的评比,得分最好的三名选手(李璞玉、张从严、秦波)获得“优秀小小考古家”荣誉称号,他们将与获胜小队组一起获得赴台北学习交流的机会。
活动现场,大明宫保护办和共青团西安市委的有关领导为获胜的8位选手和杰出的学校组织者颁发了荣誉证书,预祝8名中学生台北之行一路顺风,并希望他们作为文化使者,将大明宫遗址的保护理念传播到台湾,也将台湾的文保理念带回西安,构建起两地文化合作与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