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新雨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家庭的经济压力又让她展不开眉头 华商报记者 王警 摄
学生档案:
姓名:陈新雨
性别:女
年龄:19岁
住址:西安市长安区
文理科:理科
高考成绩:521分
录取院校:陕西科技大学
19岁的陈新雨长得很斯文,一说话总是习惯性地先甜甜笑一下。今年高考,陈新雨考了521分,以超过一本线18分的成绩,被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录取。这本该是天大的喜事,可陈新雨心中却有挥不去的忧愁:自己上学的学费该从哪里来?
父母开明 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昨日上午,华商报记者驱车来到长安区韦曲街办一个偏僻的城中村,陈新雨和父母、姐妹就租住在这个村子。
“这离她学校近,离我打工的家具城也比较近。”陈新雨的父亲陈军州说,他们一家以前都住在老家大兆街办,为了方便新雨上学,才搬到了韦曲,“她大姐以前就在老家那边上的,教学质量不如这边,本来基础还可以,结果高考考了个一般的学校。我就下决心改善老二的学习环境,她也没辜负我的期望,考了个一本。”
陈军州说,在他的老家,很多人对孩子学习根本不重视,“在许多村民的观念里,孩子一出生,就是多了个劳动力,上学都是浪费钱。可我不这么想,我觉得农村娃唯一的出路就是上大学,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陈新雨说,自己和姐姐妹妹很幸运,遇到了这样开明的父母,不然她们早和村里的同龄人一样,或者打工,或者嫁人了。
姐妹俩1万多的学费还没着落
在陈新雨家的租住房里,记者见到了她才1岁的妹妹。“本来我和妻子两个人打工赚钱,现在她妈妈要带孩子,我一个人打工养活她们,还有老家的父母。”
陈军州说,大女儿一年学费5500元,加上生活费一年需要7000多元,现在陈新雨也考上了大学,第一年报名最少要准备6000元,现在姐妹俩的学费都没有着落。
暑假这几天,陈新雨没什么事,就和父亲一起去家具城帮忙,这一去她才知道,父亲赚钱有多辛苦。
“家具城那些很大很高的柜子,还有大理石的餐桌,我爸都得去搬,这么热的天,他搬运一次货物,全身都湿透了。爸爸为了我们这个家,的确太辛苦了。”说着说着,陈新雨眼睛红了。
“现在我姐姐上大三,坚持了三年不能半途而废,妹妹又这么小,如果说必须有人付出,那个人应该是我。我给我爸说了,家里实在没有钱的话,我就不上了,我也出去打工赚钱。可是我爸妈不同意,说借遍亲戚朋友也要让我上大学。”说这些话时,陈新雨忍不住哽咽起来。
“如果我有机会上大学,我一定好好珍惜,努力学习,大学毕业后,我不考虑考研继续深造,会立即工作,我有收入了,父母就能轻松些了。”
这孩子性格温和,一直是班里前五名
陈新雨最喜欢听的歌是《时间都去哪儿了》,她说,听着这首歌,能真切感受到亲情的珍贵,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人。“我不相信命运,不相信出身贫寒就一辈子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所以我们姐妹都会努力来改变命运,让我们这个家庭摆脱现在贫困的处境,让爸爸妈妈享福。”陈新雨笃定地说道。
提到陈新雨,她的班主任王兴华老师连连称赞说:“这个孩子性格温和,和同学、老师都相处得很好,也乐于帮助他人。在班上,她的成绩一直都保持在前五名,在高考的强大压力下,镇定自若,是个有恒心有毅力的小姑娘。”
当我们提到陈新雨家境贫寒上大学困难时,王老师激动地说:“我真的希望她能顺利上学,充分展现自己的潜能,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去拼搏,希望有好心人能资助寒门的杰出学子,等她有了能力,她一定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华商报记者毛蜜娜 实习生赵诗笳
相关新闻
困难职工子女考上大学可申请助学金
华商报讯(记者 陈琳 实习记者 李雪睿)18岁的杨菁考上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家里却在为她的学费发愁。昨日上午,省总工会为杨菁等100名高考成绩过一本线的特困职工家庭子女分别资助5000元。2014年全省工会金秋助学活动昨起正式启动,今年全省各级工会已筹措2300万元助学资金,凡在所在县(区)工会建立了困难职工电子档案的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以及未就业的困难职工,都可为刚考入大学的子女申请每人不低于1000元的助学金。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主任冯勇介绍,此次救助面向已纳入全省困难职工电子档案的13.36万户家庭,符合上述条件的困难职工可凭个人身份证复印件、考入大学子女的身份证复印件、准考证、录取通知书向所属企业工会申请,企业工会审核公示后,上报上级主管工会(市县级工会)审核后即可获得助学金。
本次助学活动到9月1日结束。此外,全省各级工会从即日起,还将开展帮助困难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以及技能培训促就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