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爱心捐助榜单 (部分)

  宁女士 500元

  邓女士 400元

  金奶奶 300元

  王女士 2000元

  杨女士 200元

  蒙先生 500元

  党先生 1000元

  桑女士 4000元

  张女士 4500元

  王先生 300元

  张氏姐妹 10000元

  杨海燕在帮家人喂猪 实习记者 白鹏飞 摄

  >>贫困生故事

  商南考生杨海燕今年高考成绩590分 年幼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

  爷爷奶奶过世后 她跟着两个叔叔生活

  华商报讯(记者 田德政 实习记者白鹏飞)今年19岁的杨海燕是商南县过风楼镇小栗沟村人,她家住在几百米高的半山腰上。2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她便跟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今年高考考了590分,被大连医科大学录取。高昂的学费让一家人一筹莫展,至今还没有一点着落。

  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

  从杨海燕家里到过风楼镇有20多里路程,还有一段五六里的崎岖山路,汽车无法到达,必须步行或者骑摩托车,路面最窄处不到一米。

  8月11日,在杨海燕五叔杨华新的带领下,华商报记者前往杨海燕家中。一路上车辆在山间穿行,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行驶后,车停在一个山脚下。因为汽车没法前行,记者坐上杨华新和一名村民的摩托车,再经过五六里山石路,转过几个山头后,才来到杨海燕家。

  杨海燕的父亲在她两岁时去世,母亲又改嫁,从小杨海燕就靠爷爷奶奶拉扯长大。后来,爷爷奶奶又相继过世,她便跟两个叔叔一起生活。因为二叔小时候用错药,成了聋哑人,一家人的生计就全靠杨海燕的五叔杨华新一个人维持。

  一面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

  在杨海燕家里一面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从杨海燕小学一年级到初三,几乎每次考试都有。杨华新说,这还只是一部分,高中后杨海燕拿回家的都是一些证书,他都给保存着。杨海燕说,这个房子是她跟奶奶住的,奖状也是奶奶亲手贴的。杨海燕说,平时家里主要靠五叔一个人种地维持,有时候开三轮给别人拉货换取一些微薄的收入,但是这些只够维持家用和自己上学的费用,家里几乎没有什么积蓄。在今年的高考中,杨海燕考了590分,如今已经被大连医科大学录取,7年制本硕连读,但是面对高昂的学费,一家人一筹莫展。

  >>捐款方式

  您可在每天9:00-17:00(周末照常工作)前往华商报社一楼大厅(含光北路156号)捐助。

  您可指定捐给某一学生,直接注明学生姓名即可;如不指定,捐款将统一捐给有需要的学生。陕西纯山教育基金会将给您开具捐赠发票。除了现场捐款外,市民还可通过支付宝chunshan0609@163.com捐款,需要汇款的可拨打电话029-88327691咨询。

  特别提醒:此次活动,每位贫困生的受助金额上限为5000元整。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将在华商报或者相关网站上公开捐款及受助账目明细。如果你准备献爱心,或者有关资助的问题要咨询,请拨打华商报热线029-88880000。

  >>贫困生回访

  山里走出的她 希望以后也能资助贫困生

  虽然贫困,但在去年华商报“牵手行动”的帮助下,山阳县西泉乡的山里女孩刘慧芳如愿走进大学校门。目前,她已在西安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就读一年。这个暑假,她选择去陕北打工,希望能为家庭减轻点负担。贫困,没有让她失去开朗乐观的性格,也让她更懂得爱和感恩。

  “多亏了华商报的‘牵手行动’,帮助我顺利地进入大学。”回忆起一年前那个高考后的夏天,刘慧芳心中激动又温暖。高考成绩出来后,家人又高兴又忧心,妈妈身体有病,全家就靠爸爸打零工支撑,并且哥哥还正在大学就读,他们兄妹俩的学费实在令人发愁。就在这时,华商报的“牵手行动”帮助了她,她获得了5000元的资助。

  进入大学后,刘慧芳起初还不大适应,在老师和学长的引导下,她逐渐开阔眼界,也确定了目标,认真努力学习,将来不仅要改善家庭环境,还要回报社会,去帮助和自己一样的寒门学子。

  大学里,当同学们寻找各种娱乐活动时,刘慧芳总是在图书馆学习,一有机会,她会出去打零工,生活忙碌而充实。

  刚放暑假,刘慧芳就直接去了榆林,找到了一份资料员的工作,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8月底,她才会回家和父母待几天。提及为何要去榆林打工,她解释说,因为榆林给的工资高点,自己要尽可能多给父母减轻负担。

  刘慧芳说,她希望将来有一天,也能资助和自己当年一样徘徊在大学门外的寒门学子。

  华商报记者 李琳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