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2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户口“独木桥”

  灰色户口市场的价格正在节节攀升,但拿到北京户口的人数波动并不大。

  2001年-2012年的《北京统计年鉴》显示,平均下来每年有接近18万外地户籍人口获得北京户籍。最多的2005年,迁入人口有21万,最少的2002年也有15万人。

  过去十年涌入北京的外来人口呈现的却是一个爆发式的增长。2002年还只新增了24万外来人口,2010年就已经是90万了。顶峰之后的这三年,北京新增外来人口数被强力控制在了30万上下。

  2014年北京市政协发布的《关于创新首都人口规模调控机制的调研报告》给出了另一个参考值——2000年至2013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年均增长42万人。

  缺口的产生,直接来自北京市政府受资源承载力和管理水平所限,过去十年连年出台的控制户籍人口增长政策。

  第一次提出控制人口增长是在1998年,当年的北京政府工作报告严格执行三证制度(计生证、暂住证、务工证),但重点扶植北大方正、联想集团、清华紫光、四通集团等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三年后控制人口增长具化为了数字——到2005年,全市户籍人口控制在1160万人。后来,到2005年末,北京户籍人口1180.7万人,基本在控制范围之内。

  自2005年开始,北京的人口总量调控目标失守。此后,人口目标责任制,居住证制度研究以及“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成为北京人口管理的主要模式。

  但这一切依然没能阻止外来人口涌入。2006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600万,实际上2010年这个数字超过了1900万。

  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曾撰文指出,人口聚焦的根本原因,是北京拥有比全国任何城市都好的公共服务能力、产业聚焦能力、低投入高收益的机会能力。对于老百姓而言,选择在哪个城市生活、工作,最朴素的原因就是看病、教育、工作这三方面。在这三方面,北京在全国城市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北京聚集人口的速度甚至超过上海。作为经济中心的上海,新中国成立时有500多万人,当时北京只有100多万。到现在北京和上海的人口相差不大,都在2000万以上。

编辑:秦一乔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