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时间行至3月底,但备受家长关注的西安“5·26”测评今年到底何去何从,至今仍无权威且明晰的讯息。往年的主推者西安市教育局,既不说进行,也不说不进行,这让牵涉此事的家长与学生,备受煎熬——何时能有一个明确说法,给大家一颗定心丸呢?某种程度上,说西安市教育局在此事上陷入“沉默”没有表态,并不准确。毕竟,市民在其官网上咨询此事时,西安市教育局基教一处就明确答复:西安市2014年民办学校初中招生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办事。教育部精神是什么?就是招生工作“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

  此番答复,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字里行间丝毫未明确提及“5·26”测评到底还进不进行,但拐了个弯,似乎又都指向了“不进行”这一结果。毕竟,往年剑指民办知名初中招生的“5·26”测评,虽名为测评,实质上仍算是一种考试,依照教育部“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的精神,取消似乎成为应有之义。

  当然,这仍然只是一种推断,可能也是一种算不上最好的结果。从教育发展及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已举办两年的“5·26”测评,一直游走在政策的模糊地带,但过去两年的实践表明,这种方式是受到了一些公众的认可的,一则,隐约打破了昔日“小升初”或“拼爹”或拼奥数的局面;二则,也算得上是一种富有价值的教育尝试,远远不是一取了之、万事大吉那么简单。当然,稍微肯定“5·26”测评,并不是要否定教育部“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的精神。事实上,教育部的“不得”,与西安的“5·26”测评,原本就应该是两个维度的事物——前者指向全国范围内的最基本的普适性,后者指向地方具体情况的有效尝试,两者有效结合,才能构建美好的教育图景。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普适与尝试,似乎撞击到了一起,呈现了某些僵持状态。硬推下去吧,有违教育部的刚性政策;就地取消吧,很多现实矛盾,又难以解决。

  这种撞击,让人难免唏嘘。近些年来,关于中国教育的全面改革呼声,一直不绝于耳,改革从哪里来?一方面,来自全国一盘棋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注定要来自地方教育部门及学校,依据现实状况,进行一些大胆的尝试,而要有尝试、有改革,首先就需要上级教育部门为基层教育部门及学校,留足改革尝试的空间与氛围。

  某种意义上,民办学校无疑就是一块非常好的试验田。首先,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比不大,成败得失不会影响大局;其次,民办教育天生就应该被赋予更灵活的机制、更宽松的政策,这样,才能促使其健康快速成长。如果针对民办教育的政策规定,与公办学校一模一样,那又如何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民办教育的优势呢?

  如此审视,或许多少可以理解教育主管部门缘何迟迟没有“痛下决心”了。某种意义上,今年西安“5·26”的纠结,真实地映衬了教育改革的纠结与艰难。取消一个“5·26”再容易不过了,但潜藏在“5·26”背后的有关教育改革的探索精神,却怎么都不能轻易消弭与停滞。对此,所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及官员,应当有所体察。

编辑:白玫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