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杭州七旬老人穿好寿衣进殡仪馆后复活(图)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钱江晚报  2009-12-14 15:5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老人在急诊手术复苏室接受治疗。魏志阳摄

  穿好了寿衣即将推进冰柜,他的嘴巴动了……71岁的张梓贵进了殡仪馆,又被人从杭州殡仪馆送了出来,可谓是杭城“被死亡”第一人。这两天的街头巷尾,大家都在议论。张老伯的生命还能延续吗?昨天下午,记者再次走进医院,走近老人。

  生命体征不稳定,自主呼吸时有时无

  昨天傍晚,省立同德医院急诊复苏室里,医生护士仍在忙进忙出。“起死回生”的张大伯,还是穿着那件蓝色寿衣,静静地躺着。

  张大伯的双眼覆盖着两小块细纱布,嘴部连通着呼吸机,病床边有一名专门的护士对他进行看护,每隔一小时为他量一次血糖。

  医生说,张大伯的生命体征很不平稳,自主呼吸一直有困难。昨天凌晨曾撤掉过呼吸机,但很快因为氧饱和度不够,只能重新接上呼吸机,以维持正常呼吸。

  张大伯的主治医生郑保健说:“病人的生命体征不稳定,暂时也没办法对他进行更详细的身体检查。就目前来看,患者的血蛋白、血色素等指标都偏低,只能靠药物维持基本的心肺功能。”

  进不进重症监护室,家属选择很艰难

  “死”过一次,又活了过来,这本该是让人开心的事。

  但在医院,记者见到张老伯的侄子张坤泉时,他的眼神呆呆地,盯着屏幕,似有些焦虑,又有些无奈。“我们已经把手续办了,只能让他们抢救着,就这样了……”

  “能不能不转重症监护室(简称ICU)?”有家属悄声和医生商量着。

  “病人情况很不乐观,昏迷时间一长,肺部会出现感染,只有转ICU才有利于对病情的控制!”医生强调说。

  “但是,钱的问题……要进ICU,先要交5000元押金,没这么多钱啊。”家属还在犹豫着,“医生,他是癌症晚期了,钱花下去,也只是早晚问题,没个底的……”

  家属们走进走出,商量着,纠结着。“还是不进ICU了!”“是啊,没办法的!”“不要进了!”

  结论很快达成一致。

  “死而复活”是喜,是忧?

  这是一个无望的选择。

  张大伯一身孤单,无儿无女,也无积蓄,一直都是社区照顾。几个兄弟姐妹也都已经是80多岁的退休人员,每月领的是为数不多的退休金,无论是谁,都没有多余的资金为老人支付不菲的监护费。

  家属说,张大伯性格较为孤僻,平时不太与家人联系。此前,曾两次被单位同事送进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今年8月,他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后,一直是最小的妹妹在照顾他。

  侄子张坤泉在一旁陪着大伯,眉头紧锁。“之前是小姑姑一时失误,才把大伯送到了殡仪馆。大伯‘起死回生’,我们嘛当然是高兴的……可是,之后怎么样,真的说不好。”

  记者离开医院时,张大伯又有了自主呼吸,护士忙着为他再一次测血糖,但是病人的情况依旧堪忧。

 
 编辑:梁铮 来源:钱江晚报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专题】复活的三聚氰胺是谁的耻辱?   09-12-12 19:29
·“复活”的三聚氰胺是谁的耻辱   09-12-11 08:36
·尘封多年生僻古字网上复活 专家称是网友瞎造   09-09-03 05:11
·尘封多年古字重现 兲、氼、嘦、嫑等网上复活   09-09-02 17:25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