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郑西高铁2月6日开通 比600路全程仅慢15分钟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1-30 07:3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1月29日16点18分,郑西高铁测试列车时速达到了最高的350公里

为了提高郑西高铁的服务水平,列车上有“空姐”在吧台为乘客服务

  昨日记者体验动车组列车风一般的飞行速度

  “如果给它插上翅膀,立刻就能飞翔”

  昨日15时,和谐号G2008次动车组列车从西安火车站缓缓驶出,时速不断递增至350公里。记者乘坐该次列车,率先体验到了郑西高铁风一般的飞行速度。“如果给它插上翅膀,立刻就能飞翔。”车上一位特殊乘客——郑西高铁的建设者崔先生说。

  刚开始耳膜有点鼓

  由于西安北站尚未建成,目前高铁由西安站向东有一段不是高铁专线,乘坐时能明显感到列车有上下左右的颠簸感,列车速度在该路段也一直不高,大多在200多公里/小时。

  乘坐列车时一些乘客有轻微的晕眩感,有乘客还有轻微的耳膜鼓的感觉,与乘飞机的感觉有点像,只是程度低得多。列车穿越隧道时,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一些。

  随着列车驶入高铁专线,虽然速度越来越高,但颠簸感基本消失,耳鼓等不适感也明显好转。

  温馨提示:1.耳膜发鼓的原因与高速下耳压变化有关,遇到这种情况,试着打个哈欠、张张嘴活动活动下巴,或者嚼个口香糖,都能有效缓解耳鼓的感觉。

  2.高铁的座位都能180度旋转调整,一般情况下,乘务员会将座椅方向调整与列车行驶方向一致(即面向驶往的方向),考虑到背向列车行驶方向更易产生晕车等不适感,提醒广大乘客最好将座椅方向调整与列车行驶方向一致。

  列车超速会自动刹车

  是什么保证350公里时速的动车组列车运行安全的?

  随车的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赵飞介绍,自动防护系统是动车组的灵魂。由沿线基站和线路应答器组成的地面无线系统,可保证列车超速时,自动刹车减速。在机车操纵台上,有制动、牵引和方向控制杆,人机接口录入车辆控制、轨道电路等数据后,地面的列车控制中心,在列车运行异常时,可直接控制机车减速直至停车。

  两瓶矿泉水“头顶头”摞起来也不会倒

  列车行驶20分钟后,速度基本维持在300公里/小时。车速虽然较高,但由于封闭较好,车内气流没有明显变化。

  记者作了一个试验,将两瓶380毫升矿泉水“头顶头”摞起来,一瓶底部放在车窗边摆好,平平稳稳,不用手扶也不会倒下,3分钟后,两瓶装满水的瓶子仍然直立不到,直到列车减速后晃了几下才倒下。

  时速增加10公里噪音增加1分贝

  按照常人想象,车速超过300公里/小时后,车厢内噪音肯定很大。记者测了一下,车速330公里/小时,车厢内无人说话情况下(下同),显示噪音为73分贝,车速340公里/小时,为74分贝,基本上是车速每增加10公里/小时,噪音增加1分贝。下午4时22分,列车刚过洛阳,车速达到350公里。

  手机进了隧道就掉线

  高铁车厢高度约有2.3米,宽度3.5米左右,二等座车厢座位排列为2、3,中间为通道,一等座车厢座位排列为2、2。一等座座椅宽度接近60厘米,二等座座椅宽度40厘米左右,感觉比豪华班线大巴、航空座椅都要稍宽一点。

 
 编辑:朱羽喆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体验传说中的郑西高铁 本网以352公里的时速报道   10-01-29 18:18
·郑西高铁2月6日正式开通运营 全线设10个客运站   10-01-29 11:48
·郑西高铁试运行创纪录 少林寺+兵马俑可一日游   10-01-29 09:33
·郑西高铁2月6日开通 兵马俑少林寺可一日游   10-01-29 07:47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