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业内人士:西安用工荒是表象 新生代农民工缺技术
http://news.hsw.cn    来源: 西安晚报  2011-02-19 10:1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

  “劳动力流向是价值杠杆,只能说两地的就业环境差距在缩小。”有关东部和中西部争夺农民工的报道不少,但王晓杰这样表示自己的态度,“主要是对政策了解不够,所谓的争夺并不是政策的指令,农民工流动是市场导向,争夺就是比待遇比整体环境。”

  据统计,2009年第三季度全国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月均收入为1455元,环比增长2.5%;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389元和1382元,环比分别增长3.2%和4.3%。东部比中、西部地区高不到百元的差距,已经很难构成优势。

  西安每年输出的劳动力有70多万,但仍有3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工作。所谓的东西部争夺,在西安表现的并不明显。在文艺路劳务市场,河南洛阳的王平和李南穿着厚厚的棉衣蹲在地上,面前一尺见方的白纸用毛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应聘川菜厨师”,这是他们来西安的第一天,问及为何不去沿海等城市寻找工作时,李南神态挺轻松:“我上网看到今年写的中西部和东部竞争农民工的新闻了,很多企业还专门在重庆火车站设置招工点。现在西安发展的也挺好的,给的工资也不低,离家还近,消费水平还不高,我去过南方打工,消费水平高,工作量大累人。”

  37岁的张文珠应聘家政服务,她说:“我们年纪大了,对东部不了解,怕上当。前段时间电视上还看到年轻打工者在东部哪个城市被人挑了脚筋,吓死人”。小王曾在上海做了一年锅炉工,“工资4000元听着体面,但消费高的根本剩不下啥,只要能在本地找到工作,我今年不太想出去了”。

  陕西的劳务输出地目前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北京、新疆,但大部分本地企业还是更愿意用当地人,一名来招工的企业老板说:本地人沟通容易,也不用解决宿舍问题。西安发展迅速,国家项目较多,地铁、世园会等大型项目都在本地招工,政府也在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工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或自主创业。

  新生代农民工要有一技之长

  蓝田籍农民工蔡小力在招聘会上没有填写一份求职简历。原因是他看中的2000元左右月薪的工作,都要求有一定技能。他只做过1年保安,无傍身之技。新城区人力资源市场郭主任分析道:现在的“用工荒”其实质是农民工供求出现结构性矛盾。很多工厂招不到工人,是因为他们需要的是有技术或是有学习能力的工人。而很多农民工综合素质的低下难以符合因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工技能的要求,我国现阶段的“民工荒”实质来说还是“技工荒”。

  近年来,随着企业用工需求加大,技术人才需求持续上升,西安市技工院校的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像数控、电工电子、机械加工等,毕业生往往供不应求。技术类人才还能享受优厚的待遇和完善的福利,曾从西安派得技校毕业的一名普通技工,到了广州某公司后得到了其他企业只有高层管理人员或高级工程师才能享受的福利政策。

  就业专家建议: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较高,很多人不是找工作,而是挑工作。挑工作没有错,但要量力而行。这部分农民工可先选择当学徒工,虽然工资低一点,但出师后就会有较好的前景。

  王晓杰表示,帮助农民工就业的“春风行动”已经开始了, 他呼吁目前持观望心态的农民工一定要量力而行,对薪资要求应根据市场要求。并呼吁本地招工企业适当提高薪酬,为打工者提供更好的人性化待遇。文/本报记者张潇 实习生王倩 图/ 本报记者王燕

编辑:李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用工荒”在内地蔓延 催生另类招聘   11-02-17 07:12
·“用工荒”的根源在于城镇化问题   11-02-17 06:33
·用工荒背后其实是亲情与生活的艰难选择   11-02-17 01:33
·用工荒倒逼企业人才建设升级是一种必然   11-02-17 01:33
·西安现用工荒? 专家称:不存在用工荒   11-02-16 07:01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