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塔拉派武装分子。
巴博和瓦塔拉都宣布在去年11月的大选中获胜,科特迪瓦随后陷入政治僵局。
支持瓦塔拉的武装3月30日占领科特迪瓦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并威胁进攻巴博根据地、经济首都阿比让。
局势回顾
大选选出个双黄蛋
国际社会先前多次斡旋无果而终
本报讯 科特迪瓦目前的内战是去年底开始的政治僵局持续恶化的结果。
2010年11月的总统选举结束以后,两名候选人时任总统的巴博和倒向反政府武装的前总理瓦塔拉都宣布自己胜选并就任总统。
国际社会认定瓦塔拉当选
2010年12月,科特迪瓦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瓦塔拉以54.1%的得票率获胜。但1天后科特迪瓦宪法委员会推翻了选举结果,宣布巴博赢得选举。联合国、欧洲联盟、非盟等国际组织承认瓦塔拉当选,但先前多次斡旋无果而终,巴博拒绝下台。
3月4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声明,强烈要求巴博立即下台,“指挥或参与袭击平民的军政官员要对其行为负责”。
巴博和瓦塔拉阵营相互指责对方武装人员劫掠平民。 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指认两派武装实施报复性杀戮。
瓦塔拉组建军队进攻巴博求和
科特迪瓦两派爆发冲突以来,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非洲联盟等国际组织多次派代表前往阿比让斡旋,但进展寥寥。
3月17日,瓦塔拉组建“科特迪瓦共和军”。28日开始分东、西、中3路向南进攻,据信夺取中西部可可种植区中心城镇达洛亚、重镇迪埃奎以及东部城镇邦杜库。
迫于军事压力,巴博3月29日呼吁瓦塔拉阵营立即停火,称愿意与后者对话。但停火要求被拒绝。 (东莱)
可可之国再遭重创
非洲西部的小国科特迪瓦曾经长期内战,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南北分治。
然而,长期战乱严重破坏了科特迪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贫穷又加剧了国内的冲突。此次冲突再起,科特迪瓦的经济再遭重创。
科特迪瓦是可可之国,森林资源丰富,木材生产曾居非洲第一位。科特迪瓦也曾是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明星国家。 (综合)
最新战况
政治首都已易主
据新华社电 支持科特迪瓦前总理阿拉萨内·瓦塔拉的武装30日占领科特迪瓦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
瓦塔拉阵营要求洛朗·巴博“数小时内和平放弃权力”,威胁继续向南,进攻巴博阵营根据地、经济首都阿比让。
巴博阵营未做抵抗
瓦塔拉阵营武装发言人莱昂·阿拉30日宣布:“‘共和军’控制亚穆苏克罗。”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亚穆苏克罗居民告诉美联社记者,瓦塔拉的武装在城内朝天开枪,庆祝胜利。这名居民说,驻守亚穆苏克罗的士兵和警察在“科特迪瓦共和军”抵达前数小时撤离。
不过,巴博阵营人士告诉路透社,双方在亚穆苏克罗城内激战。
“对话和停火的时间已过去……(巴博)有数小时和平放弃权力,否则我们将向阿比让进发,”瓦塔拉“内阁总理”纪尧姆·索罗30日说,“到时候,他面临的状况将更复杂。”
瓦塔拉发言人安娜·乌洛托说:“由巴博决定是否放下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