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诗成
没有最牛,只有更牛;没有天价,只有更天价。这两日网民内心经受了巨大考验!
一则 《中石化高层喝酒万元一瓶,如此穷奢极欲,油价不涨才怪》的帖子曝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油分公司”所进酒水多为“拉菲”(约万元一瓶)等名贵洋酒,一次性购买近82万元的茅台,一周之内购酒达到300多万元。有网友惊呼,难怪油价如此之高,原来是与洋酒、茅台勾兑出来的!
无独有偶。另一则名为《史上最牛年休假工资》的帖子则曝光,河北沧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职工待遇优厚,15天年休假不休者最高可拿到6万多元,被大家戏称“最牛加班费”。被曝光后,据称光“退钱动员大会”便退出400万元,最新消息是有相关人员被作出“记过”等处理。
什么叫“肥”?这就是。不管是公款买单,用嘴巴消费,还是揣进腰包,归自家支配,都怎是一个“享受”了得!亿万网民看来,只是“眼红”吗?当然不是!这里头还有被深度灼伤的痛。如果他们是纯纯粹粹的私营企业,如果都是令人信服的商业所得,这么个花法、这么个分法,或许无话可说。问题是,他们不是!
中石化是什么单位?垄断性国有企业。这沧州市农信联社是什么单位?尽管单位性质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可能搞不懂,但恐怕谁都清楚,这也是“特殊”的单位。不管是中石化动辄喊亏损的政策补贴,还是农信社昔日不良贷款等被央行出资买单,显然是在政策方面享受到很多特权和保护的。这类企业,是否可以哭穷的时候比谁嚷嚷的都响,挣了钱或被补贴之后,就可以闷在葫芦里享受、发财,花钱大手大脚、发钱没边没沿?
或许有人说,你这感慨有点少见多怪!放眼社会,不是有很多单位处于这种“进退从容”的高福利、高花费的空间里吗?就拿中石化来说,此前就曝出“天价吊灯”“豪华装修”,已落马前老总陈同海平均每天公款挥霍4万元,且振振有词“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正因骄奢之闻常见,才更让人焦心。被曝光的几率不亚于彩票中奖,而我们没见识到的,又是怎样的真实?我们已经多久“直把反常当正常”啦?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类天价酒水单、最牛工资表,谁也不会在“最牛”“天价”的高点上站多久,很快会被新的纪录刷新。根本的要害,就在于有这样一大批政府单位不是政府单位、市场化企业又不纯粹市场逻辑的“特殊单位”:因为不是政府单位,关于政府信息公开、三公消费公开等制度安排,似乎都管不着它们,即便是上市公司,这等“小开销”也不会在公报中显示,而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只是下个“指导意见”,透明监管距离尚远;因为不是纯粹的市场化主体,甚至带有很多垄断性质,关于市场的很多规则在这里就可能不再适用,自肥起来显得那么肆无忌惮——— 它们享受了计划和市场好处的那部分,却规避了“不便”的一部分,给自己赚得了美滋滋的日子。
最近一段时期,舆论对政府三公消费、信息公开等呼声非常高,政府也给出了一些公开措施的时间表。现在看来,这些特殊类型的企业,它们的三公公开怎么解决,它们的编制财务等问题怎样透明,都显得非常急迫。否则,即便政府三公消费被约束住了,纷繁复杂的“垄断企业”“特殊单位”也可能重复着“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坐着一栋楼”之类骄奢淫逸的故事;民众在享受着“茅台勾兑出来的油价”之时,即便开得起高档的车子,也会不停地骂娘。或许,权责不匹配、监督不清晰的特殊单位,注定要前赴后继的曝是非,这不只是钱的事儿,已经关系到纳税人的公平感与权利感,实在不能等闲视之。
(相关报道见A2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