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醉驾已入刑,劝酒需谨慎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5-07 07:4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拉登侄女登时尚杂志
拉登侄女登时尚杂志
男童因偷钱上网遭父虐打
男童因偷钱上网遭父虐打
·网友称老师拧断幼童耳朵 教育局回应:没有拧断
·记者调查中国首善陈光标捐款掺假后 遭死亡威胁
·司机撞倒乞丐将其压死:不知药家鑫 当时只想杀人
·广电总局否认禁播谍战剧:是为建党宣传而缓播
·山东一63岁男子住院猝死 院长称患者“憋尿死”
·男子公交车上用电脑看黄片 遭其他乘客群体围攻
 

  从5月1日“醉驾入刑”开始执行以来,正当媒体还在统计各地查获 “醉驾入刑第一人”时,日前,河南舞钢市“率先”作出判决,“全国首例酒驾入刑案宣判”,被告被判拘役4个月。与此同时,一个看似平常而又新奇的话题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之所以有人会酒驾、醉驾,与旁边劝酒的人不无关系。都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既然醉驾入刑,劝酒者是不是也该受到处罚呢?别说这个问题与自己没关系,回想一下,你或许可以因为没车而不用担心醉驾而小小侥幸一把,但若是劝酒也要受法律责任,几人还能幸免?

  喝还是不喝,已不是个问题;劝还是不劝,真是个问题

  @沙澧人:今天中午陪吃饭,发现酒后驾驶一纳入刑法都不再喝酒了,看来还是有作用的,值得啊!支持!

  @甘骗:酒桌这个交际场所,是挺考验人的。你不能喝酒,最好学会拒酒;你不能用酒量让朋友们痛快,那就凭三寸不烂之舌让大伙儿开心。这样,你既不伤自己的身体,又不让劝酒者扫兴。

  @J_ken:劝不劝在别人,喝不喝在自己。别给自己的软弱无能找理由。还是那句话: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啥事都没有。

  @风雨交警:“对开车者劝酒”=“劝开车者进班房”。“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酒桌上“劝酒”等于劝朋友快点进班房,用酒送友人进班房,可说是笑里藏刀。

  劝酒=劝人进班房,劝酒者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1.力挺的声音:

  @尹流铨:无论参加什么宴席,想不喝点酒很难。并不是司机喜欢蹲大牢,而是恶性酒文化让人欲罢不能。这么说,对强行劝酒者治罪也非无稽之谈。中山大学法学副教授聂立泽就认为,从刑法理论上,向司机劝酒的人就是教唆犯,同样也构成了犯罪,需要受到刑法惩罚。

  @河南仰天张红圈律师:虽然目前法律并没有规定劝酒者的责任,但可以考虑规定在特定情形下劝酒者应负法律责任。对那些明知他人驾车赴宴还强行劝酒、并且事后没有制止饮酒人驾车的劝酒者来说,可以处以相应的行政拘留或者罚款,以示警戒。

  2.反对的意见:

  @冷拾贰:如果劝酒的人要处罚,那酿酒的人呢?是不是也要处罚?要不要挖坟鞭尸把刘伶立成反面教材?

  @我真的只是一只羊:如果真要处罚,你要怎么罚?上门找人家说你今天劝酒了所以被罚?

  @zy紫岩:在我看来,不宜将劝人喝酒认定为醉驾的教唆行为,理由有二:第一,我国刑法上的教唆是指故意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而在一般情形下,劝酒者主观上并无教唆他人醉驾的故意,通常是基于人际交往需要。第二,不符合立法的目的。将醉酒驾车行为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是针对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醉驾事件所作出的新规定,其目的在于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惩处力度,更好地保护公共安全。而劝酒行为本身并无社会危害性,也并不必然导致醉酒行为。

  如果你恨他,劝他喝;如果你爱他,劝他别喝

  @方山盐河:今天到盐城开会。午餐时,同行在一起吃饭,气氛尚好。不过,由于领导劝酒过分,被劝酒人气得当场摔了杯子,搞得一桌人很尴尬,当事领导也下不了台。看来,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有些不能办到的事,也不要太勉强。对待下级也要考虑实际情况,不能强其所难。下级也是有个性的,有的个性还特别强呢。

  @铃兰哥:劝酒文化,无视他人的健康。有时候,喝酒能把人喝死。我最厌恶吃喝文化了,特别是劝酒,简直是野蛮的做法。舆论应该改变“喝好才是心诚”的道德观,形成全社会对醉酒的道德批判,尤其是要对那些使劲劝酒的人进行道德批判。

  @皑皑-飞:看到“全国首例酒驾入刑案宣判”的新闻,开车的人,赶快把这个告诉劝酒的人吧。今后如果有人明知自己开车还劝酒,这样的朋友就不是朋友。

  @局外人:据郑渊洁整理,若醉驾,以下职业将终身禁入或若干年禁入:公务员、检察官、警察、律师、拍卖师、证券从业人员、广播电视记者、药剂师、军人、会计、医生、海关人员。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请不要酒后驾车;为了司机的安全和幸福,请不要劝他们酒啦。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全国首例酒驾入刑案宣判 被告被判拘役4个月(图)   11-05-06 10:51
·内蒙古进京司机醉驾被拘 成北京醉驾入刑第一人   11-05-02 09:40
·醉驾入刑首日 全国各地多名涉嫌醉驾司机被刑拘   11-05-02 08:24
·控烟禁酒驾,没想的那么难   11-05-01 06:41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