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2 利益与监管
黑车投入小 监管难度大
潼关县鸿运出租车公司副总经理马喜财介绍,在潼关县,有营运手续的正规出租车有120辆,此外有几百辆黑出租和七八百辆“电拐”(电动三轮车)。
据他讲,潼关县出租车营运市场还是有潜力可挖,但是受电拐和黑车影响较大。虽然目前电拐非法营运势头得到控制,但是因为私家车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投入到非法运营当中,占据着汽车站、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区域。
小王在潼关经营着两辆出租车,谈到黑车非法营运的事情,他愤懑不已。他算了一笔账后说,一辆出租车,即便每天车不运转,都要七八十元的成本。而私家车就没有这些费用,像“奇瑞QQ”新车加手续费3万元左右,按使用年限10年来算,加上千元的交强险,平均摊下来每月耗费300多元,每天挣10元钱就够本了。“这也就是为啥潼关一个小县城,会有六七百辆黑车、连一些政府工作人员都参与非法经营的原因。”
6月23日,记者在潼关县交通局出租车客运管理办公室采访时,正巧碰到一名男子在办公室内外寻找扣押他车辆的工作人员。运管办副主任张永峰说,早上执法人员在查车时,发现在公交汽车站附近,此人开着私家车拉客,收取乘客3元钱,工作人员在调查取证后扣押了这辆非法营运车。
据了解,潼关县城区黑车和电拐非法营运由来已久,县上有关部门多次整治取缔,但收效甚微。在潼关县交通局提供的多项材料里,均提到整治非法营运问题。“要彻底取缔难得很。”张永峰介绍,按照政府会议文件安排,整顿电动三轮车属于交警部门,私家车非法营运归客运管理办公室,但目前客运管理办公室只有6名工作人员,还都是从交通系统临时抽调来的。另外,非法营运者打骂执法人员、到办公室寻衅滋事、到工作人员家里报复的事情发生了多起,自己的左眼就曾被打伤,肚子上还有被刀捅破的伤疤。再就是潼关地方太小,关系复杂,往往是这边刚扣了非法营运车辆,那边就有说情电话过来。在执法过程中,非法营运者不配合、乘车者不理解不愿说,围观群众谩骂,造成取证难。
为了打击日渐猖獗的黑车,榆林市交警部门与城客运办从今年3月起就展开联合整顿,“明明是正常人开着黑出租载客,我们取证后按规定处理,可车扣下没两天,车主就带着残疾证来找我们,要他们的车辆。老实说,我们真拿这些人没有办法,一见他们谁都头大!”
原因3 市场与习惯
拼座在地方尤其是县城有市场
即便接连发生拼座劫案,但延安的出租车拼座现象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究其原因,在当地,不管是司机还是乘客,都已把拼座这一违规现象,当成了一种正常现象。6月19日,记者全天跟随一名出租车司机体验,相当于车内一直有一名“乘客”,但并不影响其他乘客不断招手拦车。连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即便乘客意识到拼座不合规,但自己毕竟方便了,因为“打车更容易了”。
而在一些县城,拼座更成了“你情我愿”的事,县城周边村庄的村民要到县上办事,几个人联合打个车,分摊车费,而司机自然也不打表。这样一来,司机多挣钱,乘客少掏钱。 本报记者站报道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