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网友评“最恶心食物” 臭奶酪最恶心皮蛋受欢迎
http://news.hsw.cn    来源: 现代快报  2011-07-01 11:2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盘点明星超级丑陋照
盘点明星超级丑陋照
牛!神奇3D铅笔画
牛!神奇3D铅笔画
·微博加“V”认证已成产业链 网站员工参与兜售
·西安申请限价房条件:家庭总资产净值低于40万元
·地产女老总自曝遭到媒体男威胁上床(图)
·21岁港星窝藏数万张女模裸照 勒索钱财被捕(图)
·女白领溺死13岁双胞胎脑瘫儿 一审被判五年(图)
·内地妙龄女裸死澳门酒店 涉劫杀或另有内情(图)
 

  美国CNN最近选出全球最恶心的食物,其中最恶心的居然是皮蛋,这让很多中国网友感觉不可思议。昨天微博发起了一项名为“您认为中国最恶心的食物是什么?”的投票,结果皮蛋这种食物名落孙山。

  昨日,CNN评选最恶心食物是皮蛋的作者Danny Holwerda在其博客中发表声明表示道歉,他表示:“虽然我没有享受过皮蛋的味道,但是我对你们的文化并无冒犯之意,能有一天去中国旅行是我的梦想之一。”

  快报记者 吴杰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近选出全球最“恶心”的食物。在他们眼中,多种亚洲食物都是恶心的,其中认为最恶心的是皮蛋。CNN说,皮蛋的味道吓人,外形也怪异,像是魔鬼生的蛋。

  网友“莞尔笑那”说:“皮蛋我最爱吃了,老外啥也不懂。”网友“七三倍”表示:“这不坑爹吗!皮蛋多好吃啊,外面晶莹琥珀色,立面固态到液态一层层细腻口感,吃完了鼻子冒青烟,爽!”与他们持同样观点的网友占大多数,特别是著名的“皮蛋瘦肉粥”,是大多数网友的最爱。

  昨天微博发起了一项名为“您认为中国最恶心的食物是什么?”的调查,选项有皮蛋、臭豆腐、榴莲酥、烤蚕蛹、旺鸡蛋、老鼠三吱儿、毛蛋、各种动物鞭、狗肉、猫肉等。截至昨晚8点,2万多名网友参与投票,获得“中国最恶心食物”的是“老鼠三吱儿”,皮蛋这个选项的得票最少。

  昨日,也有网友发起了“你心目中的西方最恶心食物是什么?”的投票,选项有“半生牛肉”、“法式蜗牛”、“臭奶酪(有刺激性气味)”、“火鸡”和“生拌各种蔬菜”,“臭奶酪”获得了最高的票数,“半生牛肉”名列其后。

  据介绍,臭奶酪就像中国的臭豆腐、东南亚的榴莲一样,闻着奇臭无比,气味非常刺激。网友“DukeOrsino”则推荐臭奶酪中的极品,意大利的Casu Marzu。据百度百科,Casu Marzu是一种被故意放养活蛆的奶酪,在经过高度的腐烂分解后,制成这种蝇蛆钻探、不断渗水的臭气弹。

  多数网友表示,不能接受皮蛋和不能接受臭奶酪体现了习惯上的不同。

  昨日,CNN“皮蛋”原文作者Danny Holwerda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声明致歉。“虽然我没有享受过皮蛋的味道,但是我对你们的文化并无冒犯之意。如果你读了我的博客的其他文章,你会发现我也很喜欢中国的几种传统食物。能有一天去中国旅行是我的梦想之一。”

编辑:李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院士称我国每年浪费的食物可养活2.5至3亿人   11-06-23 05:47
·研究指中国人对“苦”最敏感 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11-06-21 19:10
·江西乐平上万人再遭洪水围困 干部用木船运食物   11-06-20 00:35
·日本科学家用人粪发明可食用“粪肉”(图)   11-06-19 10:12
·调查称世界最受欢迎食物中餐排名第8   11-06-19 10:00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