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宝军走了,村民惋惜地说,他当了三届村主任,没为家攒上钱,没盖起新房,却带领村民给村里修了一条路。
曾带领村民修建起一条水泥路
44岁的耿宝军是长安区太乙宫街道办杏元村人。为了让乡亲们走出大山,2007年,耿宝军多方筹措,历时2年多,带领村民修建起一条2.1公里长的水泥路。今年,7月9日晚11时左右,耿宝军骑摩托车在环山路遭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村民们说,事发当晚,耿宝军的摩托车碰到路边一堆煤,人飞出10余米远,头部受重伤,人当场就不行了。“大家不敢把噩耗告诉宝军年迈的父母。”一村民说。昨日,记者从村民口中得知,为了避免拖着病体的两位老人觉察后伤心,家人找借口让老人休养,将他们送往别村亲戚家。直至昨晚,耿宝军的家里才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灵堂。
为修路以个人名义向村民借钱
杏元村有150多户村民,村里80多户村民都住在山上,要出山只有一条山间小路。“想出趟远门,山里面七拐八弯就得走近1小时,一场大雨过后路就得修补一回。”村民郑勇勇说。
2002年,耿宝军上任后,修路成了他的头等大事,可筹集资金却颇费周折。修路需要的启动资金,他自己掏钱垫上,实在没钱了就以个人名义向村民借钱,他还把周围亲戚也借遍了。“耿宝军生前一直说,修路是村民们多年的愿望,不怕自己背着债。”历时2年多,这条2.1公里长的水泥路终于修通。
2009年10月,修路进入尾声,耿宝军的妻子却服农药自尽身亡。“耿家日子过得恓惶(方言,可怜的意思),耿宝军自己背了近30万元的债务,他媳妇心理压力大,嫌耿宝军总是背债不顾家中负担,想不开就走了不归路。”
他家是村里最破旧的房子之一
据村民讲,耿宝军当村主任前是个“能人”,跑过运输,开过小卖部,在村里算是中上人家。“没想到自从当个村主任开始修路后,他家的日子越过越恓惶。”一位熟悉耿宝军的村民说,事故发生后,他急忙赶到现场,看到耿宝军兜里掉出皱巴巴的十几元钱,心痛得好久没缓过来。
耿宝军有一对年迈体弱的父母,还有正在上学的一儿一女。家中还有一个年过五旬的哥哥,在外打零工。据了解,山路修通后政府补贴了数十万元,不过耿宝军仍有不少债务没还清。
62岁的村民耿富民说,路修通了,可耿宝军的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建起的土砖房,现在是村里最破旧的房子之一,家里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家具。“耿宝军生前还有很多给村里致富的想法,他想带着山里的村民办农家乐,种经济林木,还没实现就走了。”村民告诉记者,妻子去世后,原本开朗乐观的他有些变化,尤其是今年,他时常说自己精神压力很大。
近日,太乙宫街办已为耿宝军的家属送去5000元慰问金,当地村民也纷纷捐款,帮助操办耿宝军的后事。本报记者 宋飞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