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重庆连锁火锅店被曝使用回收油制锅底料
http://news.hsw.cn    来源: 北京晨报  2011-07-27 16:5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涪江河段污染致市民抢水
涪江河段污染致市民抢水
网友实拍西安卖地图老人
网友实拍西安卖地图老人
·昆明一志愿者捐骨髓半途反悔 或加速受捐者死亡
·温州动车事故遇难者经历还原:曾接通家中电话
·瓜农街头露宿 7岁女儿被人抱走遭性侵(组图)
·凤姐微博公开求包养、求破处 网友直呼凤姐疯了
·医院退烧冰块中出现胎盘 称实习护士拿错了(图)
·茂名原国土局长受审 称受大环境影响未能抵住诱惑
 

  红亮亮的火锅油料端上桌,看上去诱人,吃起来美味。店家通常说这种油是多少年的老油,味道好。央视《消费主张》记者在成都知名火锅店调查发现,这锅神秘的老油实则是再提炼回收的“回收油”,经过过滤、提炼、烧油、包装等程序,口水油摇身一变重新上桌,商家口中所谓的“商业秘密”竟成了挡箭牌!

  前厅:火锅油料不打包

  “重庆老堂客火锅”在成都是一家拥有几十家店面的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仅锅底就有五种,价钱全部是15元,清油红锅通常是客人的首选。服务员会当着客人的面,把包装的火锅油打开倒入火锅。记者注意到,包装上印着“重庆老堂客火锅专用”字样和QS标志。

  服务员表示,他们家的火锅独特的味道就是来源于秘制的火锅底料,这些底料全部是一次性的。既然花了钱,能否把这些底料打包带走呢?记者的这个问题得到了否定的回答,服务员称“那个味道是公司里秘制的”。

  在重庆老堂客火锅店的点菜单上有这样一句话,“防止技术泄密,禁止老油出堂”。什么是“老油”呢?服务员解释说,开锅之后再用的油就是老油。

  后厨:脏桶装满过滤油

  在重庆老堂客火锅店的厨房,记者发现了三个高约50厘米、直径30厘米的不锈钢大桶,桶的四周满是污垢。一个服务员从前厅端着一锅客人吃剩下的火锅底料走进厨房,他们并没有将锅底直接倒入下水道,而是倒进了大桶中。在隔壁,一个厨师正在用铁勺来回过滤端回来的火锅油,几分钟时间内不锈钢桶里就装满了经过简单过滤的火锅油,接下来这些火锅油还要再经过一遍仔细的过滤。当确认火锅油里不会再有客人吃剩下的残羹剩饭之后,这些火锅油才能被抬上灶台,用大火熬制。

  记者留意到,这家店可谓是“绝不浪费每一滴油”。在厨房的一角,一个个使用过的、装过火锅油的塑料袋,悬挂在不锈钢桶的上方,这样一来,袋子里剩余的油几乎一滴不少地被收进大桶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熬制,火锅油基本处理完成了。油晾凉后,工作人员用封塑机进行重新包装。这些重新包装后的“口水油”,卫生状况怎么样呢?店里的员工也说不清楚。但他们似乎并不担心会被客人发现,“自己都吃不出来,客人还能吃得出来?”

  辩解:“不成文的行规”

  在重庆老堂客火锅的网站上,赫然罗列着他们获得的荣誉,包括“四川名火锅”、“绿色餐饮企业”、“成都火锅总评榜‘最佳味道奖’”等,还宣称“为了将绿色健康、崇尚自然的饮食理念发挥到极致,公司引进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实施了火锅底料袋装化,并取得了国家食品安全QS认证”。

  但实际上,该公司对回收使用火锅油的情况心知肚明。负责招商加盟的李部长表示,“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行规”。他告诉记者,不用老油的话成本太高,一锅底料成本起码达到80元,而售价仅为15元,两个人吃五六十元,以毛利50%算,赚了30元,加上15元的锅底一共才45元,所以“必须要把油收回来,节约成本”。

  李部长甚至告诉记者如果被执法部门查出来该如何应对。他很有经验地说,媒体来了要说“那个老油我们不用”,老油是被回收做肥皂、燃油等,风声一过,“你就用你的”。

  新闻观察

  谁给无良企业戴上炫目的光环?

  “最佳味道”是从回收利用、再回收、再利用火锅油而来的,“绿色健康、发挥到极致的饮食理念”是不浪费一滴哪怕是已经被吃过好多遍的火锅油,“火锅底料袋装化”装的却是顾客吃过、撇去残羹剩菜的回收油。哪位顾客在见到一锅诱人的火锅油时能联想到这么多背后的故事?但就是这么一家不靠谱的企业,却有那么多看上去很靠谱的荣誉。

  尽管火锅企业被要求公示原料,但这家用“口水油”当底料的火锅店似乎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不难猜出,除了企业,还有其他人从中受益。他们是谁?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清楚地知道,他们有能力给这样一家无良企业戴上炫目的光环,有能力保护这刺眼的光芒一直在那里闪耀。而普通消费者远远看不到背后的猫儿腻。

  于是,没有了安全感的消费者只能被迫学会各种辨别方法来自保。想买不含瘦肉精的猪肉?好吧,先去学学什么是瘦肉精。但自保绝不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相反,它只能让问题更严重。还是那句老话,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应是监管部门的职责所在“为民”还是“为利”?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否则,到了不远的将来,化学难道竟会成为最普及的学科?

  我们向往简单而纯净的生活,肉就是肉,奶就是奶,瓜就是瓜。对老百姓来说,这难道是奢求吗?对商家来说,这难道是障碍吗?对监管部门来说,这难道是盲区吗?

编辑:王静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火锅店13岁服务员打伤8岁顾客 老板称不知道年龄   11-07-13 07:06
·鸭肉冒充牛羊肉长期供火锅店 工人称佰人王是客户   11-06-22 05:26
·火锅店用豆浆粉冲豆浆 多饮对人体无益   11-06-20 10:24
·嫌人说普通话火锅油浇头 4名男子被法院分别判刑   11-06-18 16:42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