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微博上传外国人摸兵马俑的照片
西部网讯 (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记者 马磊)昨天(8月17日),一则微博在网上引起关注。微博上说,兵马俑的一号坑明明写着“严禁翻越”,但当时仍有几名外国游客进入到俑坑内,按照博主所说,这几名外国游客“随意接触玩弄一级文物兵马俑,而中国游客只能在围栏外愤怒地远观着。”那么,事情真相到底是什么呢?这几名外国游客有着什么样的特殊身份,得以进入俑坑内游览呢?
这条微博发布于昨天上午11点,除了文字说明外,博主还配发了图片。图片上确实有几名外国游客在俑坑内拍照游览,而不远处就是“严禁翻越”的提示牌。博主说,这些照片拍摄于2010年10月18日下午大约3点左右,是兵马俑的一号坑,当时修复人员就在旁边工作。
这条微博一发出,就有网友留言:为什么他们可以进去,而中国人就不行?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文物;也有网友说:凭什么啊,不用保护文物了吗?更有网友说:这是崇洋媚外的表现。也有网友猜测这些游客是考古专家。
那么,事情真相到底是什么呢?记者今天见到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保管部主任赵昆。赵主任说,在一些情况下,某些人是可以进入俑坑的。
记者:咱们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入(俑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保管部主任赵昆:进入后修复区参观的人,一个来自政府的等级接待,政府接待。另外一种是工作原因要进入的,比如说拍摄,或者挑选展品,合作研究,国际国内的行业交流,基本上就是这样,三大类。
赵主任表示,要进入俑坑除了要接受层层的审批把关,还要严格遵守进入俑坑之后的行为规范。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保管部主任赵昆:必须是要在我们保管部的专业人员陪同下,才能进入的,在里面的参观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工作人员的管理,绝对不能触摸文物,更不能在用坑里进行跑动或者快速走动的危险行为。
面对微博上一系列关于“不爱惜文物”和“外国人享有特权”的质疑,赵主任解释,这些游客其实是同行,来进行学术交流的。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保管部主任赵昆:微博上照片里的这些游客是来自美国史密森学会的专业团队,史密森协会是美国著名的博物馆机构,他旗下有14座博物馆,和我们博物馆在展览方面有很多交流。这次(当时)是他们组织了博物馆的相关人员来进行交流,在俑坑中他们的行为是得到了我们的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的,而且本身他们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不会出现触摸文物的这种行为,照片上网友所质疑的内容,我们分析可能是跟观察角度有关造成的一些误解。
相关新闻:兵马俑内留影外国人没有触摸文物 官方答复网友疑问
质疑二:从照片上看,这些人确实没有戴手套、鞋套,为什么?
赵昆:修复区,是工作人员对发掘出来的兵马俑进行修复的地区,地面是现代的地面,所以不用戴鞋套。一般戴鞋套都是在古建等文物场所,比如一些古代的砖地面,担心踩上去对砖有磨损,所以戴鞋套。因为根本不允许他们触摸到文物本身,所以他们没有戴手套。
网友发的图片拍摄角度给人造成错觉,其实这些人没有触摸文物。对于拍照留念,是因为兵马俑是烧制而成的陶制品,拍照对其影响不大。
回顾:“秦俑一号坑”内外国人留影 网友质疑其触摸文物
昨日,在新浪微博上出现一条关于“外国人下‘秦俑一号坑’留影”内容的微博,截至昨晚11时许,该微博被转发2595次。
该微博有一组照片:约有6名外国人模样的人进入一块空旷的场地,场地周边能看到参观人群,场地内,摆放着大量兵马俑。这几名外国人穿着长袖衣服,还有人拿着矿泉水瓶,站在兵马俑旁合影留念,旁边还有一块标有“严禁翻越”的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