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价热议
客观上鼓励居民浪费
长安大学教授官梅燕玲说,按量收费是发展方向,不少国家几乎都已完全达到计量收费,这样不仅环保,也能体现公平原则。目前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解决建筑质量保温、供热系统以及收费管理方式问题,从技术和制度上提高企业节能水平。西北供热设计研究院的国铭说:“目前大多数小区按照面积收费的方式并不利于节约能源。同时,政府应该合理规划,防止供热企业垄断经营,并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消费者代表陈远认为,供热价格按面积计算,客观上在鼓励居民浪费,他所居住的小区20%-30%的住户在集中供暖期开着窗户,在家穿着背心,室内温度26℃左右,这必然导致浪费现象出现,因此,采暖是商品,应按量计价。
价格补贴应“直补到户”
补贴是与会代表讨论最多的话题,消费者代表吕让认为,城市收入差异较大,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能作为基本生活依据,部分市民对本次调价表示无奈,建议政府应该对居民或者供热企业进行补贴。消费者代表孟超说,目前社会现状是:不仅有很多低收入群体无力承担,还有许多“夹心层”群体,他们无法得到低保救助,但同时经济承受能力又有限。因此,补贴应该由供热企业直接补给低收入群体。
物价飞涨调价不合时宜
虽然绝大多数听证代表均表示支持调价方案,但反对者的声音也并不弱,几位消费者代表明确表示对调价强烈反对。
消费者代表祈红利情绪激动地说:“目前物价飞涨,调价很不合时宜。供热企业的成本核算与实际到底有没有出入,完全没有依据,因此反对调价。”陈远代表说,政府除了考虑企业的运行成本,也要考虑居民承受能力。不少小区供热根本无人维护,整个系统很不平衡。问题的根本是在利益协调和政策导向上,而不是把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
调价应充分调研上涨幅度
对于企业的困境,有消费者代表表示理解并支持调价。冯宝祥代表说:“非常理解企业苦衷,同意调价”。西安市法制办代表张志刚表示,基于目前的物价形势,价格上涨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涨价的幅度还应进行充分调研,以便更加透明。同时,供热企业还应加强自身管理,降低能耗,加快收费改革,计量表尽快入户。秦亚辉代表建议,应该对企业的亏损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从而更好地让公众信服。另外,还应合理疏导价格矛盾。从此次调价的拟定方案来看,居民用热的调价幅度和其他相比是最大的。“将调价大头放在居民身上不合适,希望调价方案明确两部制热计价实行的范围”。她说。
会后研究完善并上报市政府
记者了解到,西安市交换站价格拟调至5.3元后,加上二次换热费0.50元左右,居民最终负担价格为5.8元,居于北方城市中游水平。西安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多数代表对本次调价表示理解,通过参加听证会对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从不同角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于代表们的建议和意见,西安市物价局会后将进行梳理、研究,完善后上报西安市政府决定。
文 /图 本报记者张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