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长沙8月31日消息(记者王娴 实习记者李梓畅)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给需要帮助的人捐款,不少人都愿意解囊相助,最近,湖南省长沙县一位教师给央广新闻热线400-800-0088打来电话,说从去年开始,“捐款”成了工资单的固定一项,让他不解又不愿。这又是怎么回事儿?“捐款”的外衣里还包裹着什么?
·“1日1元捐”
教师:捐款成“强制”动作
作为乡村公办教师,张老师说,一个月的工资几百块,具体到个位数自己都记得清清楚楚,可从去年开始,每个月都莫名少了几十块,一打听才知道,都由学校统一收去参加捐款了。
张老师:叫“一日一元捐”,一天一块钱,一年就是365块,但是去年又提高到400块,在长沙县所有的中小学中这样收取。
张老师说,在他工作的湖南省长沙县,“一天一元捐”的活动已经开展好几年,最近不但涨了钱数,还变成了强制,自己的儿子在县里的中学上班,也必须参加这样的捐款,这让他实在不理解。
张老师:捐款应当是自愿的,而且不该限定钱数。这样发达的一个县城,怎么要老师拿出钱来募捐呢?而且是强制性的呢?
教育局:上传下达公务履行
在张老师的引导下,记者找到了湖南省长沙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这完全是上传下达的公务履行,按照文件在执行。张老师在学校也得到了类似的答复。
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据说是发了文件的,是民政局布置下来的,布置到教育局,教育局布置到各个学校。
在长沙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说,他们自己也都参加了这个“一天一元捐”,这的确是民政局发了文件。
民政局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县委县政府同意的,我们是要发文,我们要把文送政府办要签文的,上面的领导要同意,才会这样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