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安全提醒别忽视
进入地铁站后 乘客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电扶梯。上电梯前需看清方向,小心踏进;乘坐电梯时需注意双脚同步,步进黄线;要靠右站立,紧握扶手;同时要注意照顾同行的老人孩子。
进入站台层后 要自觉排队,禁止冲撞屏蔽门;闪灯响铃时,禁止乘客上下;因屏蔽门与列车车门约有10厘米的距离,这时乘客需要注意两扇门之间的间隙,以避免伤害。地铁乘车同样是遵循先上后下的原则,下车乘客一般从中间下,两边留出来给上车的乘客使用。
在列车上 要听清楚广播,注意车辆前进方向的指引;禁止倚靠车门,避免发生意外造成伤害。
在站台上 有紧急停车按钮,一旦发生乘客被夹,或有物品落入轨道,可要求工作人员按下紧急停车按钮,以解除突发状况带来的危险。另外,每个车站还配有一套消防装置。
刘煜再三提醒,相当一部分设施都是在应急状况下使用的。在正常情况下禁止使用,以避免造成意外事件。
如遇大客流有详细应对预案 乘客莫慌张
针对各类突发状况,地铁办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体系,其中包括有38个小的应急预案。其中有两项是综合性应急预案,有24项是A类预案,12项是B类预案。
针对节假日或重大活动时可能出现突发大客流,刘煜详细介绍了相应的三级应急预案。
当站台层有大部分乘客滞留的情况下,则启动一级预案。工作人员将把电扶梯运行方向统一调整为由下至上的方向运行,将滞留站台层的乘客尽快疏散到站厅层。
当站台层乘客拥挤,一辆列车过去之后,仍有同方向乘客滞留,且站厅层付费区内也挤满了乘客,这时则启动二级预案,关闭部分进入闸机,关闭部分售票系统,相应地控制进站人数,以达到先将客流运送、疏散的目的。
当站厅层和站台层乘客全部爆满时,启动三级预案,按要求将双向闸机则统一调整为只出不进,待客流疏散后,再恢复正常通行情况。如有需要,甚至还会关闭一部分站的出入口。
刘煜提醒广大乘客,不管遇到什么突发状况都要保持镇静,都要听从广播系统里的指挥和引导,留意站内的导向指示、出行标志等。另外,要遵循勿拥挤的原则,保证有序离开。本报记者 刘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