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和:即使身败名裂,也要打这官司
和张显的平静不同,药庆卫的律师兰和的生活,却暗藏汹涌。
自从接手这个看似简单平常的案子后,兰和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遭遇着来自网络和现实的各种攻击和“暗算”。“弄得不好,有可能职业资格证都会被吊销。”他说,“除了我,或许很难有人会坚持。”
在他看来,这场官司并非只是针对张显本人的一场诉讼,更在于让人们关注规范网络言行的问题。
“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尊重道德和法律的理性正义。” 他如此表示。
他说,因为凶险,才需要坚持。他同样对案子的结局充满了乐观和自信。
起诉是理性的,药庆卫“需要一个出口”
记者:您觉得药庆卫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起诉张显?
兰和:这么多天来,药家受到了很多网络暴力的攻击,内外交迫,无论精神上还是生活上,需要有个出口。他是个有素质的军人,采取对骂、报复等方式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用起诉的方式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记者:在您看来,药庆卫对张显是什么样的感情?愤怒,还是怨恨或是别的?
兰和:这个我不好描述。撇开药案,从张显行为的本身来看,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情绪化表达,稍微有正常逻辑思维的人都会愤怒。药庆卫是个军人,做事很有原则,有点刻板,走路也是笔挺的,他会把尊严和外部评价看得很重要。因此,我想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愤怒吧。
记者:接手这个案子,是他自己找您的吗?
兰和:是的,我一开始就在关注药案,也写过一些客观的评论,后来,药家就找到了我,希望能帮他们打这个官司。
记者:有人说,您打这个官司是为了出名?
兰和:想出名也不会选择这个官司,风险太大了,“雷区”和“禁区”比较多。
记者:为什么要增加变更诉讼请求?
兰和:其实一开始,药家只需要的是一个道歉,无论什么形式的。他们也不想搞复杂,不想穷追猛打,不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做了一个很宽厚的表达,道歉一下就算了,撤诉也有可能。但是张显非但不道歉,反而又说了伤人的话,如“这个官司很无聊”、“药的名誉一文不值”等,这是二次伤害。因此增加了这么两条:20多家媒体的公开道歉和1元钱的精神赔偿。这是为了加大侵权成本。
记者:您觉得现实中这能做到吗?
兰和:能不能做到不是我说的。但是张显的言行已经严重伤害了药家。任何表达不足以弥补。
记者:对这个案子的结果您怎么看?
兰和:应该是一片光明。
“张显现象”,是可怕的话语权滥用
记者:张显回应说,那些微博是他转发的。这构成侵权吗?
兰和:是不是转发不是他说了算,还有待考证。即使是转发的,他也没有注明出处,没有任何来源。即使是转发的,他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记者:那么我们很多网民如果也在转发,也可能构成侵权?
兰和:是的,也有侵权的风险。
流言是可以杀人的。你要对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不能张口就来。
记者:张显说,发这些信息,是为了监督司法。您怎么看?
兰和:难道只要目标是正义的,就可以不择手段?就可以用谣言煽动舆论?这是什么逻辑。
记者:您还提出了一个“张显现象”。
兰和:这不是为了攻击他。事实上,这是一个现象,现在网络民意很多是假民意伪民意。
这是话语权的滥用,没有尺度和节制,很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