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很大,但“因为凶险,才需要坚持”
记者:您刚才说这个案子很凶险,压力很大,感到很恐慌,为什么?
兰和:我们回过头看药家鑫的案子,事实是简单的,但是由于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了舆论的影响,变得复杂了。现在药庆卫起诉张显,被人阴险地认为是要为药家鑫翻案。现在翻案还有意义吗?人都走了。所以,“翻案说”是一种很阴险的说法。
第二个层面来说,这个案子的事实也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很清晰,危害后果很清楚,但是现在却特别复杂。因为有了网络的操控,我就被人肉搜索,不停地接到骚扰、恐吓、攻击。这可能是一种商业化的操控。背后也有人在使阴招,甚至还有人把我告到了司法部门。
他们的手法前所未有。所以我越来越感觉如履薄冰,像掉进一个黑洞。越来越感觉,走到哪里,背后都有一支黑洞洞的枪口指着。
如果我打过这一仗,我就不怕网络上所有的阴暗面了。
记者:您觉得是谁在操作?
兰和:不大可能是一个人,应该是一个团队或者组织。
记者:这个案子影响了您的生活和工作?
兰和:几乎没法正常工作,每天会接到恐吓电话,同一个号码会打五六十个电话。一接,他就破口大骂,很难听。
记者:既然如此凶险,您不为名不为利,为什么还要坚持。
兰和:正因为凶险,才需要坚持。
社会不应该这样下去,不应该放任这种手段,不然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所以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越凶险越激发我的斗志。
弄得不好,我的职业资格证可能也会被吊销,但即使这样,我作为公民代理人,也要把这个官司打下去。
这个案子的价值,“在于规范网络言行”
记者:这个案子的价值在于什么?
兰和:规范网络言行。自从网络,特别是微博出来以后,确实是一大革命,似乎我们每个人都有话语权,都可以说自己的话了,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特别是滥用、制造和传播谣言,影响民意,亟需规范。
记者:现在的网络谣言越来越多了。
兰和:网络谣言与现实谣言的差异在于传播和影响面的差别。在现实人际传播中,谣言充其量仅是身边的人知道,但网络传播却是铺天盖地的,影响到全世界。
记者:可以用什么办法杜绝?
兰和:我觉得可以从三方面做。第一是网民需要自律,要有意识,但这是道德层面的,是个伪命题;其次是在技术上加强网络监管,如推行实名制,别人知道你的真实身份了,你就自然会对自己的言行敬畏。当然,这个实名可以在网络后台显示,出问题了能找到你。第三是在制度层面的,要加大惩戒力度,让造谣成本加大,让造谣者因对刚性制度的恐惧进而有所敬畏。比如这个案子,我们提出要他在20多家媒体公开道歉一个月,就是出于这个目的,惩戒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