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陋的工棚中,一群老汉刨木板、锯木块、敲钉子,边干活边聊天,不亦乐乎。
在澳大利亚,这类“男人工棚”帮助一些退休和无业男性摆脱孤独感,重新寻回生活目标,因而颇受欢迎,近年来发展迅速。
工棚往往比较简陋,通常包括木料间、金属工作间和菜园,配备各类工具。
悉尼北部猎人谷镇“梅特兰男人工棚”内热火朝天,电锯、电焊响声大作,几名老汉对着一艘巨大的毛利船苦思冥想。
这间工棚召集人马蒂·莱斯特告诉法新社记者,工棚将退休和无业男性从孤独和黑暗中拯救出来,鼓励他们与人一起工作,一起聊天,不知不觉中促进身心健康。
工棚负责人约翰·希尔说:“有些家伙一生坚强,如今他们找到一个环境,可以放下一切,只做自己,就好比卸下肩头重任。他们并不孤单。”
“男人工棚”广受欢迎,发展迅速,5年前仅十余家,如今增至600家左右,主题不同,按市场需求设置。一些工棚还对女性开放。
希尔说,一些人来的时候毫无自信,在这里重塑自我,因为他们觉得“我又被需要了,不再坐着等死”,“突然之间,他们找到一个理由离开床铺,这可能难以言说,但事实如此”。
杰里·卡西迪退休前是电信技师,妻子去世,孩子成年纷纷离家,他来工棚寻找友谊,从此成为“常住人口”。
“你开始用手,舌头也放松了,”卡西迪说,“通常情况下,那些非常安静、对人冷淡的人来这里后,开始做东西,开始与人交谈。突然间,你置身于旧时工作环境中,与同事在一起,他们就像你的家人。”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退休矿工说,工棚让他找回人生目标,成功戒酒。
莱斯特说,促进身心健康是工棚的一大主旨。言语治疗师带着蛋糕到“梅特兰男人工棚”,与大家探讨如何战胜中风。一些工棚还定期举办健康讲座,普及前列腺癌、心脏健康、糖尿病、抑郁症等知识。
工棚菜园种植的蔬菜、水果多赠予单身、高龄男性,确保他们吃好。
希尔说,“梅特兰男人工棚”的一些成员打破了医生的死亡预言。
“一些人第一次来这里时,我们觉得他们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们仍然活着,”希尔说,“医生回访后说,‘我不知道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但请继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