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延安市第一轮供热高峰期的到来,多家媒体聚焦延安“供热大户”延安市热电厂,露天堆放的粉煤污染周边环境,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一事曝光,记者在进一步调查采访后,又有新的发现,延安市热电厂修建之初的主要功能为提供电力,供热只是热电厂的“副产品”,因装机容量小已濒临淘汰,现在却承担了为延安城一半左右居民的供热任务,“客串”了“热能厂”的角色。
居民反映的煤粉随风飘扬污染环境,严重影响他们生活的热电厂储煤场就位于热电厂的旁边,毗邻储煤场的就是数栋居民楼,从热电厂储煤场后的一栋居民楼上看去,有四五个篮球场那么大面积的空地上堆满了近10米高的煤粉,几辆大型铲车来回穿梭,正在进行装载作业。
据延安市热电厂主管生产的副厂长介绍,该热电厂由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1989年动工修建,1991年建成投产,装机容量24000千瓦。设计建造之初,其主要功能为发电,提供热能只是“副产品”。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对已经建成的装机容量小于30万千瓦的热电厂要逐渐淘汰,新报审批建设热电厂小于这个装机容量的也不再审批。而且延安热电厂还没有脱硫设施,排放不达标,已被列入了淘汰序列。
“当时建造的时候只有两台设备,这两台设备已经老化,设计配件的工程师都不在人世了,配件坏了都没地儿配去!”“不信你可以去我们的控制室看看,机器控制全靠手工拿着大扳手去掰!”该副厂长告诉记者。
“后来随着热电厂的发展,又新上了两台设备,这两台设备是新式设备,机器控制全部由微机完成,工人只需要在控制室点点鼠标就可以完成了,条件才好点,但还是达不到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标准,而计划修建新的热电厂还没有审批下来,延安城半数居民的供热暂时还只能由这个老热电厂提供!”“但是现在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如果不继续生产,延安城半数居民就只能受冻了!”副厂长无奈地说。
“储煤场规划时,设计储煤量没有现在这么多,但是现在要保障热电厂的正常运转,保证正常的供暖任务,煤的合理储藏量应该达到约45000吨,要是对储煤场进行加棚改造,储煤的高度就受到限制,储量就要减少一半以上,根本达不到安全的用煤量,而且现在用的新旧两套设备,用的煤也不一样,合理的煤的运输距离应该保持在100公里左右,现在大部分煤都是从神木、榆林运过来的,运距超过了400公里,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外煤进不来,就很难保障用煤安全。”
“更重要的是,这是热电厂,不是热能厂,供热只是‘副产品’,机器一动,就要发电,现在发电都是亏损运营,所以就只能在间隙生产,每年只有从当年的10月1日到次年的3月15日的供热期间,才正常生产,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停运状态。”
实习记者刘猛陈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