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民政厅厅长曹莉莉(右二)做客“华商会客厅”,与人大代表、市民代表一起探讨关乎民生的问题 实习记者张喆摄
目前我省常住人口有3732万,老年人数量逐年增多,养老问题不容忽视,我省有哪些举措应对;上涨的物价让不少市民掰起指头掐算柴米油盐,300多万困难人群的低保标准如何随着物价适时调整……
昨日上午,省民政厅厅长曹莉莉做客“华商会客厅”,与人大代表、市民代表一起探讨诸多民生问题。本报征集的大多微博民意和疑问,也在“会客厅”里找到了答案。
谈养老服务
中心低价为老人服务
主持人:目前我省在养老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曹莉莉:现在比较受关注的就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由于许多子女不在老年人身边,空巢老人比较多,这两种养老方式能让老人足不出户享受社区服务,所以比较受欢迎,也是各级民政部门重点推行的。
主持人:我省在养老方面有没有好的经验,可全省推广?
曹莉莉:我省在西安市莲湖区、榆林市等地都开展了一些试点工作,主要是解决居家养老怎么养,怎么做好服务的问题。莲湖区的经验就是建一个信息服务中心,这个服务中心收录了辖区老人的基本信息,多大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生活现状、需要哪些帮助。老人有什么要求,打电话到信息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有一个服务队伍,有理发的、医疗的、做饭的等等,这个队伍也不是政府完全把它养起来的,会有一定的社会资金投入。服务队伍会以最低、最优惠的价格为老人提供服务。
比如说老人过年了要打扫卫生,就可以给服务中心打电话,服务中心就会派个服务员来打扫卫生,若老人有病了要在家打针,也是一个电话就解决问题了。
民政厅今年要在居家养老上下工夫,大力推广西安市莲湖区的经验,搭建省、市、县三级服务平台。
可积极推动“以房养老”
主持人:北京等地已经展开“以房养老”的试点,我省是否具备“以房养老”的基础?
曹莉莉:“以房养老”有个前提,就是老人要有自己的产权房。以房养老在我省也有,但不多。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老人更愿意与儿女同住或者享受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我认为可以积极推动有条件的老人“以房养老”,但对更多的老人,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以房养老”: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
建议给养老护理员发补贴
腾讯微博网友:去年有媒体曝光一些养老院虐待老人,我省有没有什么措施预防此类事件发生?
曹莉莉:省上对养老机构的监测很严格,每年要进行一次评审,对一些不合格的养老机构,会撤销执照。
赵夏玲:伺候老人很不容易,时间长了有的服务员难免会带有一点情绪,我觉得应该给管理人员聘请心理医生,定期讲讲课,疏导情绪,避免出现虐待老人的情况。
刘晓燕:伺候老人比较辛苦,护理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建议政府在给养老院补贴时,也给这些养老护理员一些鼓励和补贴。
主持人:政府对高龄老人养老有啥投入?
曹莉莉:在对高龄人员的养老方面,政府也加大了补贴,比如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有50元补助,90岁以上100元,100岁以上的给200元,我省也是在全国率先实行这一政策的,每年政府会拿出4个亿来做这方面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