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用工荒新形势下的众生相:农民工工资直追北上广
http://news.hsw.cn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12-03-19 06:4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江苏搁浅鲸鱼死亡后遭割肉
江苏搁浅鲸鱼死亡后遭割肉
火柴设计,被秒到了吗
火柴设计,被秒到了吗
·福建10岁女童被裸身抛尸杂物间 疑遭同乡奸杀(图)
·本·拉登2妻子狱中激烈打斗 恨不得亲手杀死对方
·镇安县一山村建金矿 搬迁户须按要求建“豪宅”
·湖南郴州一副局长连续数月未上班 单位登报寻人
·渭南师院一男生13楼坠楼身亡 具体原因正查
·叙利亚活动人士称霍姆斯发现47具妇女和儿童尸体

  企业遭遇升级阵痛,工人薪酬直追北上广,政府解决“同城待遇”

  编者按:升级机器设备代替工人,农民工工资直追北上广,地方政府解决“同城待遇”留住务工人员……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在广东、浙江、河北等地调研时发现的“用工荒”新形势下的“众生相”。本组稿件广泛采访企业主、农民工群体和基层干部,从三个侧面展现“用工荒”出现的新形势及其带来的影响,以飨读者。

  广东大朗镇:“用工荒”企业转型焦虑

  “只闻机声”推升生产成本

  □记者 黄浩苑 广州报道

  “以前的手工织机,1个工人只能操作1台机器,半年前我们换了半自动机,1个工人提高到可以看2台机器,现在我们全部换上了电脑机,1台电脑机相当于8台手工机,而且1个工人现在提高到可以同时看6台电脑机。也就是说,现在1个工人相当于过去48个工人的生产效率。”广东东莞大朗镇裕和制衣的行政经理韦应煜“淡定”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韦应煜还向记者透露,今年工厂的生产情况一切正常,这几天老板已经飞往巴西,希望能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以此抵御外部经济环境动荡带来的影响。

  在招工难的现实下企业仍然扩大再生产,其底气何在?记者来到裕和制衣的生产车间,却吃惊地发现,如足球场般大的生产车间全部堆满了旧机器,遮盖的雨布上布满了灰尘,而不远处的新车间传来了织机的隆隆声。新的生产车间可谓“只闻机声,不见人影”,除了一两个工人巡视机器外,16台电脑织机在不停地运转。

  生产车间“只闻机声,不见人影”的企业不止裕和制衣一家。有“世界毛织之都”之称的大朗镇企业纷纷投入经费升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力图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像裕和这样的小企业尚且经历了设备更新半年之后的再次升级,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更是一步到位,引进了价值近100万元的德国数控织机,不仅包括了织布技术,还可以进行缝盘操作。

  大朗作为中国羊毛衫传统生产基地,现有3000多家毛织企业,对手工的依赖程度达到了90%,但在人口红利越来越薄的客观情况下,企业纷纷投入经费升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全镇数控织机使用总量从2005年的不足1000台增加到现在的近3万台,大朗成为数控织机集散地。2011年全镇生产总值超过144亿元,同比增长5%;工业总产值超过305亿元,增长4.7%;出口总额16.2亿美元,增长1%。

  根据东莞市有关部门2011年底的调查,受多种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成本短期内快速上涨。综合平均上升了11.5%,微小出口型企业经营成本上升更达18%。其中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主因,占企业成本上升的64.4%,平均上涨14%;其次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占企业成本上升的14.9%,平均上涨14.4%;第三是人民币升值等因素,2011年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超过4%,已接近中小企业的盈亏平衡点。企业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率普遍缩减2至3个百分点。

  但是,转型升级并不轻松。大朗镇龙头毛织企业颖祺实业有限公司仅仅是设备更新一项,企业就投入了3个亿。公司行政总裁曾天仁说,设备更新的成本在2007年之前不到3年可以回收,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需要用5年,但在如今的经济运行情况恐怕需要7年。

  此外,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开始凸现。记者在多家毛纺织企业的流水线上看到,在这里作业的工人大都是中年妇女,尤其在中小型企业中更是难觅年轻人的身影。来自陕西咸阳农村的女工何雅萍说,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些费眼费力的针线活,到工厂里不到半个月他们就能上手,但是这些手工艺起码需要师傅带3个月,他们耐不住性子,产品的质量也不好。

  无论是转型升级还是转移,劳动力困局让依靠廉价工人发展起来的制造业深陷焦虑,突围已经成为了企业的共识。韦应煜说,设备更新的成本虽然很高,即使是国产机器也要10万元一台,我们的半自动织机用了半年就要淘汰,但是这也是必须的。因为现实是,工人越来越少,工资越来越高,企业再不升级只能是坐以待毙。数控织机虽然贵,但生产效率高,很多复杂的花纹手工织不出,在减少人工依赖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现在工人们平时只需要看着机器换针换线就好,不像从前那么紧张。

  在用工紧张的环境下,大朗镇的本地居民的生产力也被挖掘了出来,一些家庭盘下了工厂淘汰的半自动织机,在家里开起了小作坊接外单。在大朗镇中心城区的地豆街,就有这样的一户人家,他们盘下了2台半自动织机,由家庭的妇女负责照看。女主人说,织机不用时时盯着,她们可以照常买菜做饭接送小孩,而且还有1千多元的额外收入。

  记者感悟

  大朗镇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现状的剪影,曾经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而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利润越来越薄、成本越来越高、招人越来越难的发展困境。升级转型成为大部分企业不约而同的路,纷纷投入巨资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越演越烈的“用工荒”让工厂显得“人丁寥落”,完全没有当年流水线上分秒不停的忙碌情景。尽管升级的成本很大,但不谋变企业必是绝路一条。“世界工厂”正在焦虑中转型。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代表委员建议标本兼治“用工荒”老难题   12-03-04 18:16
·多地遭节后“用工荒”   12-02-11 10:59
·推进“市民化”方能化解“用工荒”   12-02-08 05:42
·“新用工荒”是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   12-02-08 05:42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