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人缘好吗?这对长寿很重要
美国最新研究称决定长寿的6大要素中,人际关系排在第一位
你的口头语是“气死了”吗?小心啊,“人缘”还真和长寿有关,和人闹别扭确实会影响长寿呢。
那么,中国的古话“笑一笑十年少”是否有道理呢?美国的研究把它提到空前重要的地位: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弗里德曼和莱斯利·马丁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从研究对象多如牛毛的生活习惯中总结出一些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发表了新著《长寿工程》。列出了“长寿关键要素排行榜”,有6大要素,排行第一名的,是人际关系。
对此,南京专家怎么看呢?扬子晚报进行了了解。
人际关系好不好 不妨参照这两个标准
重要标准一
一个月内至少有一次除工作因素外的朋友聚会,聚会的人数至少在3个人以上
重要标准二
一个星期内有2个工作以外的朋友时常通电话,说的内容无关工作而是生活
人缘好的判断标准
一个月有一次朋友聚会 或一个星期有2个朋友的电话
那么,人际关系好不好怎么判断呢?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陈志林给了一个标准:人际关系好的人,一个月内至少有一次除工作外的朋友聚会,人数至少在3个以上,固定的2个人即使经常聚会,也不一定就说明人际关系就好。有些人没有时间聚会,那么打打电话也可以。此外,一个星期有2个工作之外的朋友时常通电话,说的内容无关工作而是生活,说明你的人际关系还不错。
扬子晚报小调查发现
自我评价八成人认为“人缘好” 对照标准南京仅两成人能“达标”
你的人际关系好吗?昨天,扬子晚报记者在小范围内搞了一个网络调查,受访人群是25岁到40岁的中青年,一共有52位。其中,感觉人际关系还不错的占了八成多,感觉人际关系一般的一成,感觉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的不到一成。
对于心理专家的“人际关系较好的标准”,有多少南京人做到呢?扬子晚报记者发现,对照这个专家标准,52位受调查对象中能做到的仅有11人,也就是受访人群的两成。
“两个人的聚会还是经常有的,有时候一星期都能聚几次。但是三个人就难了,虽然在一个城市,但要约时间比较麻烦,也不能保证一个月就能聚一次。至于三人以上的聚会,一般都是和工作有关了。”在江宁工作的赵小姐这样告诉记者,她的情况比较有代表性。
而“一星期有2个工作之外的朋友时常通电话”这一条,能做到的也不多,大约有四成。“不过谈话内容难免会说到工作啊,有时抱怨几句也很正常。”采访中很多人这样表示。
南京专家观点
“好人缘是第一要素”有点夸大
“人际关系是长寿第一要素”这个说法颠覆了我们一贯的饮食、锻炼是健康关键的观点。那么,美国的这种研究南京专家怎么看呢?
对于“人际关系是长寿第一要素”的说法,江苏省人民医院心理科王昊飞医生持保留态度。“其实大部分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系,在生病之后,如果有比较好的情绪,也有助于情绪康复。”王昊飞认为,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有可能有比较好的情绪,也可能因此拥有比较好的生活质量,但要说第一要素,关系还有些远。
“我们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其实是医学进步和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角力的结果。”王昊飞医生说。
一味强调养生,忽视先天也不行
长寿老人,有什么共性吗?王昊飞医生告诉记者,其实长寿的老人都可能有一些相同的因素作用,比如比较豁达的性格,生活态度很积极,他们可能本身就不是很在乎长寿这件事;有比较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生活的环境也有一些影响,生活在污染少的地区,患病的几率就肯定比在污染地区要小。
“长寿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王昊飞说,以前会有很多人强调养生,的确这方面是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先天的因素。“有些人没有某些疾病的易感基因,患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的几率就小了很多,如果再加上较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长寿就会比较容易些。”
编辑:曹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