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岁的薛秀美焦虑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抓住机会跟愿意和她说话的每个人交谈。她看起来像一部复读机,一字不差地一遍遍重复同样的内容:你吃饭了吗?你没吃饭我不放心啊。你咋不吃饭啊?走,我领你去吃饭吧。说着说着,薛秀美就要掉眼泪,“你不吃饭怎么行啊!”她担心看到的人饿着,吃不上饭。93岁的周久凤逢人便讲那段令她念念不忘的经历。“毛主席的手可软和了,周总理的手也很软和。”她残存的记忆中,只剩下早年随丈夫一起被国家领导人接见的荣光时刻。66岁的蔡大金则念念不忘她在大学路上的家,逢人便问“到大学路吧?我家在大学路住,我在大学路下。”她认为自己在坐公交车,不久便能回家。这是青岛市登北社区老年公寓里每天都在上演的场景,也是居住在这里的十几位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现实生活。他们被疾病偷走智力和记忆,与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随之清零。他们,是永困于时间长河里的长者,孤独地生活在阳光下的另一个世界里。
“毛主席的手可软和了”
老年公寓里年龄最大的93岁老太太周久凤,永远生活在一生最荣光的时刻里。
她已不能自如地行走。
多数时候,她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静静地看电视。
电视里,永远都是娱乐节目甚至是动画片。
护工们不敢让老人们看电视剧,尤其是抗战片。生怕老人看了战争场面,会突然兴奋或是激动起来。这对他们的病情不利。
需要走动的时候,周久凤老人会推着椅子,缓缓前行。
椅子上放着一个硕大的白瓷茶缸。这个物件和她一起从那个久远的年代里走来。
这是个对“领导”无比信任的乖张老太。
有时候,有病人家属前来探视。她会拉住家属“反映情况”。
护工告诉她,来者是家属,不是领导。
她会突然发脾气,“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她认为,是护工的疏忽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毛主席的手可软和了,周总理的手也可软和了。”她对人坚称自己见过二人,还和他们握过手。
之前,没有人相信她的话。
直到一天,周久凤的儿女告诉老年公寓的护工,母亲确实有过这么一段经历。
周久凤的老伴年轻时曾是青岛话剧团的舞台监督,早年曾随剧团进京为中央领导演出。
作为剧团家属,周久凤在演出结束后得到了她永生不忘的接见机会。
没人料想得到,这竟成了她此生唯一残存的记忆。
傍晚六点,吃过晚饭,在客厅里看了会电视,周久凤要回自己的房间。
她起身,将白瓷茶缸放到椅子上,推着椅子缓缓行进。
来访者问她:“你要去干什么啊?”“我要回家,天黑了,该回去了。”周久凤指指自己的房间。“那我送送你吧,天黑了。”“不用,道我都熟了。我慢慢走,没事。”她摆摆手跟人再见。“我得早睡,明天毛主席和周总理还得接见我呢。”凑近来访者,周久凤神态神秘,语调低沉,仿佛生怕不相干的人听去了这个“秘密”。
“我太忙了,一直没时间接见你们”
他来自西北某省,退休前的具体职务没有人能说得清,但至少是个厅局级。
他依然生活在那个已谢幕多年的舞台上。
如同听见了催促演员上台的锣鼓声,有人前往老年公寓视察慰问工作时,他永远是最忙碌、戏份最重的一个。“我最近工作太忙了,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望你们。今天才抽出点时间来。辛苦你们了。”他对来访者满怀歉意地说。
而后,逐一与前来老年公寓的领导们握手他认为是自己在百忙之中接见了他们。
他有时候会对老年公寓的环境相当不满,尽管这里窗明几净,无任何异味。“你们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么能在你们这么差的地方住。”他发脾气说。
之后,是他的工作汇报时间。
他告诉身旁的每一个人,当年工作的时候自己有多威风,成绩是如何出色,见过哪位大领导,陪同哪位大领导视察过工作。
他自说自话,不管身旁的人有没有在听。
入戏太深,他永远不曾意识到自己早已不在位多年。
尽管后来通过老年公寓的静养,他的病情开始逐步稳定,儿女最终还是接走了他儿女们认为,以父亲的职务住在这样的地方,传出去终归不好。
尽管他们也知道,这样折腾对父亲的病情没有任何好处。
入戏太深的或许不只是他一个。
编辑:白玫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