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供暖,咸阳市集中供热和燃气管理办公室投资近1000万元,要求4户供热企业从3月底就开始对供热设备进行检修。在资金困难的前提下,投资9200万元建设供热设施,扩大热源,以确保今冬顺利供暖。
签订10万吨购煤合同
供热设备每年都要检修,对于长期以来严重影响供热效果的突出问题,今年供热办请专家会诊后,投资近1000万元,采取加大、增加管网和改造交换站等形式予以解决,目前各种设备处于良好待机状态。
设备在正常的情况下,也要保证存煤的充足,3户供热企业已与有关煤矿签订了10万吨购煤合同,现已进存煤3万多吨。截至目前,到供热办已经申请确认供热方案的开发企业及用户达到36户,涉及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当前双方正在集中力量签订供热合同、解决遗留问题、预收热费和进煤等工作。
咸阳市供热办加大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热源不足的问题。今年供热办投资9200万元,建设了1台100吨/时和1台75吨/时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和2公里供热管网,现正进行烘炉,预计今冬可以投入使用。
同时供热办成立了供热考核领导小组,完善供热考核细则,做到责任明,任务清,奖罚措施得力,确保供热服务效果。供热办还积极筹措资金解决供热资金严重短缺问题,确保按时保证供热效果。
集中供热源缺口依然很大
每年在供热前,起码在10月31日以前,供热公司应进煤50%,因煤矿上均是先付款,再发煤,而各供热公司欠债累累,既没有流动资金,又贷不来款,直接影响存煤。且煤价还在上涨,购煤越晚成本越高,筹措资金也成为当务之急。
由于集中供热源缺口依然很大,还有部分小区因热源不足很可能不供暧。面对热源不足的现状,供热办采取多种方式供热,鼓励居民小区、单位采用天然气、地热、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多种形式供热。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供需双方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建设单位与供热企业协商,共同建设集中供热基础设施项目,缓解集中供热源不足问题。
本报记者 汪明伟
编辑:陈晨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