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美美事件重创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数字很能说明问题——2011年,全国红十字会系统接收捐赠28.67亿元,与2010年的67.29亿元社会捐赠相比,降幅达到57%。面对困局,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坦言,不改革,红十字会将被淘汰。
10月中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打破编制限制公开选拔干部,拉开了酝酿一年多的改革序幕。红会的改革,是为其他官办社会组织的改革探路,其示范意义不言自明。但最受关注的“红会去行政化”却并未进入改革范畴,实在令人倍感失望。(10月29日《新京报》)
去行政化改革舆论呼声虽高,最终却并未成为现实,其原因,用红十字会改革与发展课题组组长杨团的话说,是“改革阻力很大,推进维艰,要侵犯太多人的既得利益”。去行政化艰难的背后,是拥有副部级行政级别、财政全额拨款的中国红十字总会,是遍布全国省、市、县的各级红十字会,均被纳入行政或事业编制,接受全额财政拨款。“参照公务员管理”,让全国各地的红十字会在编人员,都能享受公务员同等的待遇,巨大的利益惯性,让各地红十字会“绝大多数怕改革,怕摘掉公务员的帽子”。
中国红十字会遭遇信任危机,表面上看来是郭美美事件所致,但实际上,却是“官办慈善”一些积弊的必然。尤其是行政化运行带来的不愁生存、效率低下、不够透明等问题,更是积弊的焦点所在。慈善组织的发展经验早已证明,慈善组织也必须经受市场的竞争,也必须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则,但有财政拨款作为支撑的红会,却无须担心生存,自然也就没有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动力和危机感。
毫无疑问,红会的改革,其核心点就是去行政化,如果不能解决“官办慈善”的积弊,其他的改革措施,都只能是小修小补,无法打破红会发展的根本性瓶颈。红十字会改革与发展课题组组长杨团慨叹去行政化阻力很大,要侵犯太多人的既得利益,其实这话不妨反过来看,正是因为行政化形成的利益太深、太广,才愈见红十字会去行政化改革的紧迫性。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不能绕着硬骨头走,如果碰到核心问题就以“阻力太大”为由止步,那问题就永远没有真正解决的一天。赵白鸽说,不改革,红十字会将被淘汰,这种危机意识难能可贵。但如果改革不敢啃硬骨头,红十字会恐怕同样难以浴火重生。
红十字会的改革,被当做“官办社会组织”机制改革的风向标,也被人们寄予厚望,如果不能在“去行政化”这个核心点上尽快破局,那么剩下来的,恐怕就只有失望了。
编辑:陈晨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