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莫言二哥调侃自己:上报和出境频率快赶上莫言了

来源: 人民网  2012-11-01 13:45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获诺奖后首回旧居探访

  前天上午,山东商报记者探访莫言故居时意外见到了莫言本人,这让原本就很热闹的平安庄村再次轰动。

  从上午九点半左右,莫言老家高密大栏乡平安庄村故居前的小广场上就陆续出现来自各地的汽车。在莫言身边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莫言故居进行了简单的“清场”工作,而莫言则与两名外国记者进入了故居。

  “你们真是幸运,昨天晚上有媒体记者等到晚上八九点也没能见到莫言。”有村民对本报记者说。

  在得知莫言回到故居后,不少村民也闻讯赶来,由于无法进入故居,他们只好在其故居外的塌墙处远远看着屋里的莫言,不少村民还带着孩子来到故居前,想一睹文学大师的风采。

  记者注意到,莫言在自己的故居只待了大约半小时,而这也使得故居门口围满了游客和村民。随后,莫言在家人和国外记者的陪同下乘车离开。

  莫言此次回到故居究竟是为什么呢?“可能是十二月要去瑞典那边领奖,在领奖前需要拍一些视频。”莫言身边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对记者说。

  “莫言先生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即使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也一直在躲避媒体,不愿意过多现身,因此我觉得他这次不得已出现,就是为了拍摄颁奖时用的视频,而且据我所知这两名记者都是来自瑞典。”一位高密市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这样对记者表示。

  胡萝卜苗被游客抢光

  在高密红高粱文化节期间,记者再次探访莫言旧居,相比20天前,老父亲管贻范种的胡萝卜已被游客拔光,原本坑洼的泥土小院也被踩得光溜溜。“现在每天光游客就得二三百人。”二哥管谟欣说。

  高密跟着莫言火了,同样不再平静的还有“东北乡”的平安庄。莫言刚获“诺奖”时,记者曾探访过这座村庄,那时村民还在村里的道路上肆无忌惮地晾晒玉米,村后头横跨胶河的大桥护栏上还沾满了灰尘,莫言的旧居老屋也仅仅是座老房子而已,但如今这一切都变了。

  大桥护栏已被粉刷成蓝白相间的亮色,村里挂起了众多庆祝横幅,莫言旧居屋后的胶河河堤上,坐着一排秋收后闲暇的老农。过往的车辆和游客去参观莫言旧居,却不料成了他们的风景。一辆汽车驶过,老农们悄声议论着:“看,又一辆外地的。”

  在莫言旧居屋后平坦的场地上,被山东籍作家、美术家胡孟祥摆满了诗作和画作。“我要打造红高粱的精神家园,跟二哥(管谟欣)商量后,他们也都很支持,我就将周围几家房全租了下来,挂满了有关莫言和红高粱的诗句。”胡孟祥透露,这些画作和诗作只是展览,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莫言和红高粱文化,“不卖,有人问我要画,我也没给。”

  五间土房一夜出名,小院中原本葱郁的一片胡萝卜秧苗是很多媒体镜头中的“常客”,因为那是莫言90岁的老父亲管贻范撒的种子。可惜,仅仅20天,胡萝卜秧苗就被游客抢光,原本凹凸不平的小院现如今被踩得光溜溜。“人家稀罕,咱也不能拦着,拔了就拔了。”二哥管谟欣说。一旁的二嫂也告诉记者,胡萝卜两侧的黄豆早就拔出来晒着了,“我看来的人一下子多了,赶紧弄回家打了打(指给黄豆脱粒),要不然早就被踩到土里了”。

  几棵高粱成了新景点

  莫言的二哥管谟欣成了“香饽饽”,不断被游客拉来合影。他说,20天来,他上报和出镜的频率都快赶上莫言了。

  同莫言旧居一起成为高密最新景点的还有孙家口伏击战的纪念地,这里也是当年张艺谋拍摄《红高粱》的重要取景地。一拨拨的记者和游客前来参观、拍照,站在这座有500多年历史的石桥上,回味着电影中的画面。石桥一侧的田地里,不知是谁家地头撒了一些高粱种子,长出来几排高粱,蹿出来的几个高粱穗早已被游客摘走,直挺挺的高粱秆子摇曳在秋风中显得有些孤单,幸好不时就会有游客跑过去扶着高粱秆子拍个照。

  此前有报道称高密拟投资6.7亿元种万亩红高粱,很快被当地政府辟谣,称之为虚假报道。“高密是粮食生产先进县,拿出万亩宝贵的土地种植红高粱,想想都觉得是个笑话。”不过,适当种植一点作为旅游文化景观还是可以的。“很多外地人,包括很多本地年轻人都没见过红高粱,所以适当种植一点应应景、发展一下旅游产业还是可以的。”市委相关人员表示。  大河报综合《山东商报》、《北京晨报》等

编辑:李晨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