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引渭渠宝鸡城区段加盖建停车场 垃圾山变绿色长廊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11-03 08:25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引渭渠棚盖工程让昔日宝鸡“龙须沟”变成休闲广场、停车场 本报记者 赵航 摄

  兴建于40多年前的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是我省西部大型堤坝引水工程,主要承担宝鸡、咸阳等市13个区县的农田水利灌溉任务,1971年建成通水,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一条生命线。受历史条件限制,当年设计的引渭渠干支渠全为敞式渠道,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引渭渠宝鸡城区段渠堤聚集了大量的窝棚和自建房,环境的脏乱差和频发的坠河事故饱受争议,一度被喻为宝鸡的“龙须沟”。

  2007年夏季,宝鸡市开始在引渭渠部分渠段加盖水泥棚盖,5年来,已经有7处加盖棚盖,分别改建成休闲广场和停车场,使渠两岸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年情况棚户聚集垃圾成山引渭渠成为“龙须沟”

  “上世纪70年代早期,每天早晨7点多就能听见清脆的铃铛声响起,那是专门负责收垃圾的师傅摇着铃铛来收垃圾,居民们纷纷将垃圾拎出来,倒进架子车。”在引渭渠南侧原工农服装厂居住了40多年的何春燕说,“出家属院门朝北走几步,就是当时宝鸡最繁华的中山路和马道巷十字,住在引渭渠边还是非常便利的,我们经常到渠岸散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堤开始有人在河道自建小屋和搭建窝棚,生活垃圾开始多了起来,各色塑料袋到处都是,两岸环境逐渐让人望而生畏。最让宝鸡市民忧虑的是,引渭渠里水深湍急,常常有人落水,事故频发。

  家住引渭渠北侧的60岁的宋宝梅对眼前这条引渭渠记忆深刻。“当初站在河堤放眼望去,破旧的房屋随处可见,渠上便桥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渠边的棚户和自建屋抛撒的垃圾堆成小山,污水横流,让人没法下脚走路。简直是宝鸡的龙须沟!”由于紧邻臭气熏天的引渭渠,草丛里滋生的蚊子非常猖獗,宋大妈回忆说:“夏天都不敢开窗子。”

  》如今模样投资4500万元打造成生态景观型园林

  2007年7月1日,总投资4500多万元的引渭渠宝鸡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拉开序幕,改造工程西起宝福路,东至十八孔桥,全长3.94公里,工程重点是对规划区内的桥梁、护栏进行拓宽改造、渠内清淤等10项内容,涉及拆迁面积4万多平方米。

  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声,盘踞在渠岸两边的破旧建筑物被一间间地扒掉,紧接着路面改造、渠面棚盖、桥梁改造工程相继进行,渠岸新修护栏,渠堤新做绿化,引渭渠底的淤泥也被一铲铲清理出来。

  引渭渠改造工程竣工后,部分渠面棚盖后改造成市民休闲广场,把市区与北坡的绿色风景衔接起来,昔日的宝鸡“龙须沟”被开凿出生态型、景观型、服务型的水域园林绿色长廊。

  “现在和以前简直是天地之别,我们脚下这片绿地曾经是宝鸡市制药厂的地方,人都搬走了,修建成了引渭渠休闲公园。”宋大妈笑着说,“我每天都会带着孙子来公园遛遛弯,晒晒太阳。”

  引渭社区的戚奶奶最满意家门口的引渭渠加了盖子,“起码不怕娃娃掉进渠里了。”

  已建成4处广场3处停车场

  昨日,金台区住建局副局长陈彦华说:“中山路是宝鸡的主要商业街,近年来停车难已成为制约中山路发展的瓶颈,要留住人就一定要有停车的地方。由于中山路比较狭窄,要找停车的地方只能在道路之外想办法。”据了解,目前金台区辖区有7处引渭渠棚盖工程,除了金台森林公园、金台道观门前广场外,另有两处休闲广场和3处停车场。陈彦华说,一个长40米、跨度16米的棚盖工程建成后,能解决近40辆车的停车问题,为中山路购物停车市民提供了极大便利。紧邻神武路小学的一处引渭渠棚盖工程目前是一座能容纳80多辆车的停车场,每次进场收2元钱不限时间。

  》将来打算棚盖主要是公益性的建议政府和民间共同出资

  据资料显示,棚盖前,引渭渠宝鸡段平均每年会发生8~10起落水事故,造成十余人丧生。2007年引渭渠宝鸡城区段开始棚盖以来,落水事故逐年降低,很好地起到了安全保护作用。

  那么能否在流经城区的引渭渠上全部加上水泥棚盖?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站长孟新会介绍,“如果引渭渠全线加盖棚盖意义不大,而且会给渠道管理和检查带来诸多不便。目前在流经宝鸡市区引渭渠上面加棚盖,里程不足2公里,重要的是施工时预留了清淤口,方便日后疏通河道。”孟新会算了一笔账:在引渭渠上棚盖1米预制混凝土梁需要投资近4万元,而安装1米护栏才500元,棚盖的费用是安装护栏的80倍。“目前宝鸡城区的棚盖主要是公益性质,即使是建停车场,也是象征性收费。对于投资巨大的引渭渠棚盖项目,要设法找出一个投入和产出相得益彰的办法。”孟新会说,“下一期,宝鸡市区卧龙寺渠段,我们计划建议政府和受益方共同出资棚盖,这种方式对于盘活水利工程资产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报记者赵航张莉赵钊

编辑:王秋阳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