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公采网平台需要创建监督“按钮”

来源: 华商报  2012-11-05 05:15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在武汉宣布,“中国公共采购网”正式开通,各级政府机构在网上采购,全程有监控,价格偏离公共采购价格指数,系统就会报警。据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达1.13万亿元,

  加上教育、卫生、保障性住房以及铁路、交通、能源等,则超过5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公共采购市场,但存在规范化不够、信息不透明、效率不够高等问题。(11月4日《京华时报》)

  政府部门向市场购买产品和服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全球公共采购每年总规模已达6万亿美元,发达国家公共采购总规模一般占GDP的10%以上。从这个趋势看,在合理的规模之内,政府采购数量高,说明管办分开和政企、政事、政资分离的程度化提高。但是,在体量庞大的地方政府采购中,不时爆出暗箱操作、行贿受贿以及指定本地产品等问题,成为反腐败的重点地带之一。

  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规定,政府各部门应当采购经济适用的货物,不得采购奢侈品、超标准的服务或者购建豪华办公用房。今后,超预算开支“三公”、购建豪华办公用房、安排与业务工作无关的出国考察等情形,情节严重的将面临撤职处分。这种背景下,“中国公共采购网”平台若建设得完善,显然将对《条例》落实和政府采购领域的反腐败起到推动与促进作用。

  资料显示,公采网平台首批已有湖北、河北、青海、山东、广东佛山、沈阳等省市进驻;在功能设置上,一旦出现采购价格偏离公共采购价格指数,后台便会报警,并将信息传递到相关监管部门。“中国公共采购网”的领导单位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单位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其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唯一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正因公采网平台规格如此之高,其应该被寄予更多的期待。

  首先,进驻公采网的省市需要大规模扩容。从首批进驻的省市数量上看,尚显单薄。如果各级政府部门都能够在公采网上集中采购,并且地理位置相近地区对同样的货物需求若能合并到一起集中采购,显然将大大缩减政府采购的支出成本,同时更利于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采购。所以,进驻公采网的省市规模需要大力扩容,甚至于县级部门都需要进驻。

  其次,出现采购价格偏离公共采购价格指数,不仅要后台报警并传递信息给相关监管部门,还应该创建公众监督的“按钮”。也就是说,系统监测到的异常的采购信息,需要在公采网上突出显示,公开接受公众监督。让公众监督与有关部门监管相辅相成,一方面可以减轻监管部门的监管压力;另一方面更利于提升政府采购的阳光化和透明度。

  公采网平台上线,为政府信息公开拓展了新渠道。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如何把公采网平台功能搭建得更丰满,为《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落地提供助力,为公众与政府部门的监督互动创造条件。

编辑:温磊

更多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