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史传秦陵地宫水银来自旬阳 两专家赴汞矿遗址解疑

来源: 华商报  2012-11-25 07:54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有关人员探查红军镇庙湾村青铜沟的古矿洞

  位于旬阳县红军镇庙湾村青铜沟的古矿洞

  司马迁在《史记》中如此记载秦陵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而经科学界对秦陵的土壤汞含量测量,在封土堆中也发现了明显的汞异常。那么,秦陵地宫里的水银来自何处,一直是个谜。

  11月13日,省文物局委派省考古研究院两位专家,前往旬阳县汞矿遗址开展前期调查。旬阳古汞矿洞与秦陵地宫水银之谜是否存在联系?这个疑问有望得到专家解答。

  古矿洞达数千个分布面积200多平方公里

  旬阳县文广局副局长关征兵介绍,旬阳县小河镇、红军镇境内的200余平方公里范围内,开采汞的古矿洞现在查明有2000多个,加上因被后人封堵、损坏的应当在3000~4000个。不少地方还出土有古人开采时留下的生活用品、器械残片。记者从陕西省地质一队了解到,自1959年始,经对旬阳境内的汞矿床调查,小河镇境内的公馆、红军镇境内的青铜沟一带,查明并且编号的古矿洞有900多个,最深的有几百米。地质工作人员介绍,实际上远不止这些。据此推测,旬阳有很长年代的汞开采历史。

  著名地质学家张伯声教授考察诸多老洞后说,古人采掘之法,以火攻石泼之以水,令其热胀冷缩,然后掘进。

  洞口有红色土层就是过去炼汞留下的

  为一探古矿洞的真相,11月21日,记者来到了旬阳县红军镇庙湾村7组青铜沟古矿洞群,沟壑中,不少矿洞隐约分布在半山腰。7组组长杨守林介绍,听老年人说过,过去一些人建房挖地基时,挖出过青铜的、陶瓷的坛坛罐罐。

  半山腰的一处矿洞中,里面大小洞口纵横交错,大处可站立数人,小处仅能容一人爬行通过,一些矿洞因阴暗潮湿,里面结了厚厚的“水锈”(钟乳石),还有一些洞深不见底。

  在一些矿洞口,有一些红色的土层,红军镇干部马兴江说,这些就是过去炼汞留下的。在一些矿渣中,可以发现有不少很厚的、锈蚀斑斑的铁片,“这可能是古代冶炼汞的锅炉残片。”马兴江捡起一块说。

  旬阳到秦陵直线距离仅100多公里

  秦陵地宫的水银是不是来自旬阳?旬阳县文广局副局长关征兵介绍,已有许多专家进行了研究,最著名的要数原秦陵考古队队长、西北大学教授段清波。

  段清波在其专著《秦始皇陵考古研究》中明确提出,秦陵之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水银有可能来自旬阳。他曾在接受采访时分析,旬阳青铜沟的水银大概占到中国版图内水银含量的20%,而旬阳离秦陵的直线距离也就是100多公里。过去有学者认为秦陵的水银可能来自重庆东南、湖南西南一带,但没有明确记载,而那些地方离秦陵显然更为遥远。

  段清波称,有证据表明,旬阳的汞矿开采,在先秦时期就开始了。而水银不易运输,史料记载,旬阳通往关中的“子午道”在2000多年前已经存在了,提炼的水银人背马驮运往秦陵更易实现。

  关征兵称,旬阳到关中除了陆路还有水路,自旬阳公馆河下游小河街沿乾佑河入镇安、柞水,走库谷道(先秦所修,汉代废弃)可至秦陵。

  旬阳开矿寡妇得到秦始皇尊重

  关征兵称,过去开汞矿的人们,进矿前都要拜下“娘娘庙”,青铜沟的娘娘庙至今香火旺盛。这个“娘娘”是何许人也?

  《史记货殖列传》:“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曹。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

  关征兵称,《史记》记载的这个叫“清”的寡妇,很可能就是当时通过开采丹(汞矿)而发财的矿老板。秦代重农抑商,商人不可能得到这么高的地位,而一个开矿的寡妇何以得到秦始皇这样的尊重?极有可能是她为秦陵地宫提供了大量的水银,或者为秦始皇炼仙丹(原料多为汞)提供了大量原料。

  也有专家证实了这一说法,认为“清寡妇”是巴人,而在秦国没有吞并巴国之时,旬阳就处于巴国的核心地带,由此推断《史记》所记载的这个“巴寡妇清”,就是旬阳人。

  揭开历史谜团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各方专家学者经过种种迹象推断,秦始皇陵地宫的水银有可能来自旬阳,然而学术是严谨的。安康市文广局相关人员认为,省考古研究院两位专家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对旬阳古汞矿的分布范围、开掘年代、历史和研究价值进行初步确认,并为下一步深入考证作出判断和前期准备。而要真正弄清旬阳汞矿遗址开采的时代,恐怕还得地质学家与考古工作者,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参与这次考古调查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杨岐黄介绍,本次在旬阳县境内进行了为期4天的古矿洞前期调查,旬阳古矿洞较多,所处区域比较广泛,他们选择了其中6个探查,采集了陶片、瓦片、铁具等遗留物十多件。将对这些采集物进行筛选鉴定,现在鉴定结果还没出来。至于秦始皇陵地宫中的水银是否出自旬阳,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调查。

  本报记者田德政文/图

编辑:白玫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