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矫正“暂管”思维,流浪儿救助才可破局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11-26 03:52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近日,武汉市紧急出台加强主动救助流浪未成年人和乞讨人员的相关通知,明确救助机构要确保专人、专车实行全天候不间断在街头提供主动救助,对因救助工作落实不力造成流浪人员受到恶劣天气伤害和非正常死亡的,将严肃追责。目前该市每天至少有21台救助车上街巡逻搜寻救助对象。(11月25日《南方都市报》)

  武汉此番统一行动“专人、专车,街头全天候主动救助”。但追问细节,所谓“主动救助”,又是怎样一种模式?是赠食送衣,抑或是带回“救助站”?其实,救助流浪儿童,难点从来不是“发现他们”,与之相较,如何安置那些显而易见的流浪儿,才是更亟待破局的关键。试问,若仍以传统手法救济,即便能发现更多流浪儿童,又有多少意义呢?

  其实很多流浪儿童已经失去被“家庭”等亲缘体保护的可能,面对“无依无靠”的他们,职能机构就该承担起长期救济的责任,不仅包括温饱的保障,也意味着健康、教育等层面的关怀。当然,这意味着更多的财政投入,也可能诱发更多“故意弃童”案例。但长远来看,这仍是“合算”的:通过系统救济,将流浪儿童转化成正常公民,必将产生诸如“降低犯罪率”等一系列正效应。更何况,确保所有儿童安稳成长,本就是社会良心所在,又怎可功利地权衡利弊。

  救助流浪儿童,武汉的努力固然可贵可赞,可惜未触根本,仍有赖于对“流浪儿问题”更真诚、透彻的梳理。 然玉

编辑:赵萌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